山西多处文物失窃 古建筑壁画大盗何许人也?手法娴熟
北京青年报 2016-11-24 08:15

圣安寺壁画被盗后(图片来源:北京青年报)
文物工作者称盗窃手法专业
一位要求匿名的山西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他曾经到访过前述壁画被盗的圣安寺,发现盗窃者的手法非常专业,“文物工作者为了保护壁画,也会将某些壁画揭取保存。这是一种专业手法,需要先用特制的胶涂抹到壁画上面,等到胶凝固到合适的程度再用铲子细心地铲下来。”他表示,圣安寺壁画被盗的痕迹上有颜色发深的地方,是刷胶后的效果,所以判断盗画者与文物工作者揭取壁画使用的是同一种手段。
这位文物工作人员称,从照片上来看,这两天被发现失窃的平遥两处文保单位的壁画,也应该是用同一手法揭取的,“但是没有办法判断是不是同一伙人行窃。”
唐大华告诉北青报记者,壁画失窃的古建筑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无人看守。“有些古建筑,特别是古庙,往往远离人烟,再加上年久失修,可能半年没有一个人会过来,这样一来就为盗窃者提供了充足的作案时间。”
前述文物工作者也表示,发现圣安寺壁画失窃后,文物工作人员无法确认是什么时候被盗的,因为圣安寺无人看守。据他讲,一般有文物的村子里都会雇村民充当兼职的文物保护员,但是针对国家和省级的文物保护单位,资金的力度会大一些,市、县一级的文物待遇就比较差。
对此,唐大华解释,对于遍布山西乡村的一些古庙来说,其看守者的主要职责是保管钥匙,平时村民也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无法进行专职看管。
晋中市一位文物工作者告诉北青报记者,山西是文物大省,古建筑数量众多,仅以此次被发现失窃壁画最多的山西省晋中市为例,全市共有文保单位5538处,其中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共有3876处,古建数量和文保力量的差距非常大,保护资金很难照顾到每一处文保单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