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儿童状告东莞地铁公司未设儿童票存在歧视索赔
调查:
地铁应否设儿童票?
针对地铁应否设置儿童票一问题,记者日前连续三日分别在东莞地铁鸿福路站、旗峰公园站随机调查20名带小孩乘车的家长及20名不带小孩乘车的乘客的看法。40名乘客几乎都支持地铁设置儿童票,仅有1名不带小孩乘车的乘客表示理解地铁不设置儿童票的原因。
“我儿子明年9月才上小学,但是他现在都快1.3米了。他明明还是儿童,却没能享受到儿童的待遇,现在去坐地铁都已经要买全票了。”一名身高达1.9米的家长表示,“不能因为我儿子还没入学,就享受不了儿童的待遇。”
谢小姐时常去香港购物,她留意到,香港地铁分别设置了老人票、儿童票、成人票,并且是按照年龄区分,不按身高。“有次我带孩子去香港,买地铁票时没意识到可以买儿童票,工作人员还提醒了我。”
上述理解地铁不设置儿童票的乘客则表示,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的地铁购票系统都没有设置购买儿童票的选项,如果设置儿童票,地铁的购票系统、验票系统都需要更新换代,这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解决的事。
律师:
虽不违法,
但忽视了部分儿童群体
针对国内大多数地铁未设置儿童票的优惠,广东诺臣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专注于儿童权益保护领域的律师郑子殷认为,地铁未设置儿童票,虽然不违法,也非主观上的歧视儿童行为,但属于制定政策时的疏忽情况。客观上忽视了1.2~1.5米之间未入学的儿童及在外地就学的儿童等两类群体。
“虽然大多数城市的地铁均没有设置儿童票,但不能因为这是行业惯例,就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郑律师说,深圳地铁设置儿童票的做法值得肯定,这体现了一个城市的人性化,也反映出儿童优先的原则在这座城市贯彻得比较好。
郑律师表示,政府在立法或制定政策时,因为没有来自所有群体的人作为参与方,造成制定公共政策的时候也会有不完善的地方。“政策的制定不可能十全十美,但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要思考,该完善时就要去完善,要有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郑律师希望,东莞该宗地铁票务纠纷案件,能够给相关部门或机构一个提醒,正视被忽视人群的存在,制定相应的优惠措施。
此外,郑律师表示,补票政策制定的根据是基于无法判断乘客的入闸站的前提,但对于一名6岁小朋友而言,在有监护人在场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应该是轻而易举就能推断出该小孩是与监护人一同进站的。“该案中地铁公司的行为属于‘懒政思维’,缺乏人性化,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合理合法,而地铁公司的行为虽合法,但不合理。”
原标题:地铁没有儿童票 东莞一6岁小学生状告地铁 要求返还4.5元票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