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男童坠井90多个小时未见踪迹 5问回答救援难点
北京时间 2016-11-10 17:03
疑问4:救援时间为何这么长?
北京蓝天救援队队员孟祥路向“北京时间”介绍,为了保障深挖的安全,通常要做1:1到1:1.5的放坡,否则就有坍塌的风险。也就是说,如果坑深达到30米,那么这个坑在地表的半径就要达到30至45米。而这还是理论上的数值,如果地质条件不好,或者有大型机械加入,这个宽度还要增加。
为防止坍塌救援人员放置护壁套管(救援人员供图)
因此,在此次救援中,工程机械不仅要向下挖掘,还要不断的向四周扩。所以,即便有这么多的施工机械,90多个小时过去了才下挖了30多米。同时,为了防止井壁发生坍塌,还要放置护壁套管加以保护。
在此次救援中,挖掘的大坑直径已接近200米,但当地土质疏松,现场仍然多次出现地面裂痕。为了防止坍塌发生,救援行动不得不暂停,这也影响了救援的速度。
疑问5:救援人员是否专业?
救援人员向井内观察(救援人员供图)
山民表示,与其他类型的救援行动相比,深井救援的技术含量并不算高,除了深井救援器,没有什么特殊的装备,消防部门、有救援经验的民间救援队是可以胜任的。但因为空间狭小,受制于地质地貌条件等复杂因素,所以救援难度很大。
山民介绍,有救援队专门针对矿井、隧道甚至溶洞救援,但坠入深井的事发概率很低,又不需要特殊的技术和装备。目前国内还没有一支队伍专门负责这类救援行动。(北京时间原创 范博韬)
原标题:河北男童坠井 为何救援90小时仍无踪影?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