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花33万美国买公寓被骗 将面临高额物业费等
小区业主基本是中国人
沈先生先后通过美亚置业上海公司在休斯敦买了两套房:第一套是皇浦荟100号670平方英尺的公寓,以49000美元购得。他在休斯敦查询房屋档案发现,也是同一个上家用1万美元左右收购,然后通过美亚置业上海公司高价卖给他的。目前,该小区治安也很不好,近期物业公司来信,要求沈先生付3300美元修理费。
沈先生在休斯敦的另一处物业位于宝翠园11926号,1188平方英尺,当时以83000美元购得,也是同一个上家在2013年以18000美元购得。
“我买这两处物业是为小孩读书准备的,现在不仅收不到租金,还要支付大量物业管理费和维修费,给我们造成极大烦恼。”沈先生焦虑地说。
2016年6月,美亚置业答应帮沈先生原价出售,但休斯敦当地的物业又不肯交房,“美亚置业竟让我们自己去找物业公司要房!无奈我只好再飞美国,花费近两万美元,请当地律师催物业交房。今年10月总算清理完租客,但美亚置业又通知暂无出售消息,改请新物业公司管理,重新挂牌,新物业公司又收取了2100美元修理费。”
在腾龙阁的物业公司,沈先生看到了227户业主的名单,几乎都是用汉语拼音登记的名字,其中香港人和广东人居多,上海在腾龙阁的业主也有20多人。
腾龙阁的物业公司给业主发的电子邮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用中文写的,而且还注明普通话联系人、广东话联系人。杨女士说,物业公司虽然是美国人的,但因为业主基本上都是中国人,物业公司也把中文列入工作语言,所以沟通起来,基本上不存在语言障碍。
所购物业陷入恶性循环
晨报记者曾向腾龙阁的物业公司发送多份电子邮件,对方邮箱自动回复收到,但是截至发稿时始终没有回复。不过,杨女士给记者转发了一份物业公司给业主的电子邮件,包括附件在内,长达26页。
在这份电子邮件中,物业公司除了再次强调物业所处治安环境恶劣,以及销售方提供的图片与小区实际情况不符外,还历数了销售公司向业主隐瞒的事实,同时物业公司强调自己接手该处业务以来,一直做得很努力。
不过,美亚置业集团客户服务部就相关问题回复晨报记者的电子邮件时声称,导致投资客目前困境,“原因是发展商所选择的物业管理公司对他们的物业管理不善而引起”。
“无论原因在哪一方,我们都是受害者。”沈先生说,他们在休斯敦的物业状况,目前已经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装修不好不能出租,而装修好了,由于治安不好,租客基本上租三个月就走了,装修好的房屋设备便可能再次被破坏,周而复始,永无宁日。(晨报记者叶松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