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要学生签生死状 校方回应的背后真相令人深思
中国青年网 2016-09-28 16:02
【高校要学生签生死状】更有一些地方政府基于各种不当考虑,强迫无责方补偿所谓弱势受害方,且在发生意外后苛责迁怒于管理方。如笔者所在县城今年暑期有学生溺水身亡后,教育部门便强制所有教师立即到校开会,于两日内联系家长签订一纸“安全事项告知书”,要知道,此类告知书及告知事项已为每个老师耳熟能详,时时刻刻对学生及家长强调。但在突发事件前面,日常工作再完美也苍白无力,也可能承担莫名的责任。
其背后则是目前处理纠纷时“以闹定责”的错误思维,谁闹得凶,谁会渲染悲情,营造舆论,谁便占据优势,让管理方不得不通过违规“生死状”来减轻责任。
有必要强调,建设法治社会,必须摒弃“以闹定责”思维,依法划分纠纷双方责任,让守信守法者受益。如在体质健康测试中,只要校方尽到事前告知义务,对学生进行了体检,发生意外及时给予救助,就不该苛责校方,而由隐瞒病情的学生担责。这样一来,等于让守法者吃了定心丸,不必忧虑发生意外时的种种不可预测后果而向“生死状”求解,也给失信者一记警钟,让其为失信违规行为担责。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