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北师大副院长S教授性骚扰学生细节:给女生喝迷药茶

2016-09-08 18:44 来源:南方都市报 0

“我会拿出更好的作品”

  23岁的康宸玮,来自内蒙古包头,现在是北师大中文系大三学生,文学院院刊《契阔文学》杂志主编。“沉默的铁狮”能在校内外引发反响,他并不意外,“因为话题本身具有社会效应。”

  报告走红后,对康宸玮而言,除了一天接受七八个采访外,生活还是老样子———“失眠、看书、电影、玩游戏和做调查”。康宸玮是“夜猫子”,通常天亮的时候才睡着,直到下午四五点起床,之后找选题做调查。

  他对特殊人群很感兴趣,喜欢用纪实报告的文体呈现调查情况。在他看来,任何一个学文学的人都不应该闭门造车,应该对自己、对社会、对世界做一个自我的解读。有的人选择的是虚构文学,用小说、诗歌和散文的方式,去表达他们的看法。对他来说,更适合表达的方式是纪实报告。因为从真实情况抽象到虚构的跨度,往往无需太大。

  在决定做校园性骚扰报告的两个月前,也就是今年2月份,康宸玮刚完成一份策划了11个月的调查《她的国———北京市某高校周边“红灯区”性工作者》。为了完成这一调查,他在“红灯区”周边转了一个寒假,试图讲述这群人的生存现状。当时这份报告也引起了关注,不仅在校内传播,还有媒体转载。

  之所以对特殊群体感兴趣,因为康宸玮觉得自己也算其中之一。由于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他认为别人看待自己的眼神总有点异样。而观察特殊人群,他们的弱小、敏感和对现实的不接受,让他有同类的感觉。

  康宸玮很爱看电视剧《潜伏》,主题曲《深海》是他做“暗访行动”时每天都会循环的歌,因为歌词里描绘的“在黑夜里梦想着光”,是他所喜欢的状态———潜伏、夜战、调查者、危险和夜晚。

  尽管“暗访行动”结束了,那位主动请缨去帮他找教授骚扰学生证据的女生,仍给康宸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要结果对全校女生是好的,我做这些事不算什么”。女孩的精神鼓励着他,“在我以后做类似比较危险的调查而又做不下去时,我可能都会时时想起这句话。”

  接下来,康宸玮打算先歇一段时间,然后再确定自己还有能力做的策划。8月31日,他在朋友圈更新了一条状态———我必如雪崩再来,“大意是我会拿出更好的作品。”

对话

“老师和同学都愿意做我的后盾”

  南都:你是何时开始关注校园性骚扰的问题?

  康宸玮:我上大一时,学校曾陆续传出这样的事情。我认真决定开始写校园性骚扰报告是在4月份。当时北师大出了一起性骚扰事件,一个穿着中学生校服的男生在女生宿舍前拥抱女生。我很愤怒,并在北师大校园内发表了一篇文章。加上那个时候,我刚写完《她的国》,觉得该考虑写下一个话题了。

  南都:这份报告第二部分专注于对骚扰群体的描写,是如何完成的呢?

  康宸玮:我很努力地想要找到骚扰者,当时发布了一个悬赏令,通过微博微信、朋友介绍等方式去联系,但骚扰者整体不愿意接受采访,虽然也有个别回答了零星问题。这是我觉得比较遗憾的地方,就是对骚扰者的采访不够,近距离观察也比较少。所以,这一部分我以阅读参考书目为主,从中整理相关的理论,再融合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判断。

  南都:这份报告发布后,老师同学的反应如何?

  康宸玮:对于有人肯花时间,站出来探讨校园性骚扰问题,老师和同学们都是比较支持和认可,希望我继续关注,他们愿意做我的后盾。在我的文章写作技巧上,也提出了一些建议,表示还有进步空间。

  南都:现在很多人注意到这份报告,什么感觉?

  康宸玮:校园性骚扰本身具有话题性,所以这份报告容易引起关注。于我而言,我还是要拿出更多更有诚意的作品,这样大家才有可能真正关注到我和我的作品。

  南都:你觉得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康宸玮:我的性格比较独立,执行力强,内心不是特别矫情。我喜欢晚上,潜伏、夜战、调查者、危险和夜晚,这些意向或行为是并联的。说不定,我们会成为同行。(见习记者 李玲)

  (原标题:我必如雪崩再来”专访北师大性骚扰调查报告作者康宸玮)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河北晋州一非法加工窝点发生爆炸 致5死1伤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