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北京二中院:户口迁移引发房屋合同买卖纠纷案不断攀升

2016-08-30 16: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0

  中新网北京8月30日电 近三年来,北京二中院审理的因户口迁移引发的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不断攀升,呈现中心城区案件多发、学区房陷入连环买卖、案外人户口迁移等方面的特点。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30日举行发布会,专题介绍“因户口迁移引发的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该院民一庭庭长肖大明在发布会上透露了以上信息。

  从2014年到今年7月,二中院共审理了50件涉及户口迁移的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其中43件是买房人要求房屋内现有户口迁出,同时要求卖房人赔付违约金。

  为何此类案件近些年内高发?肖大明分析认为,房价快速上涨、户籍管理政策变化,以及教育资源不均衡、入学资格与户籍挂钩等因素,导致学区间房价差异明显,在二手房买卖过程中,房价攀升过快导致违约情形增加,因户口迁移产生纠纷。

  二中院对涉案房屋所处的区域进行分析发现,中心城区案件较多,远郊区案件相对较少。其中,东城区、西城区房屋的案件分别占案件总数的26%和32%,丰台区房屋案件占20%,大兴区、房山区房屋的案件分别占10%和12%。

  肖大明介绍说,因户口迁移引发的纠纷案件中,涉及学区房买卖的案件占25%;涉及连环买卖的案件占20%,主要涉及房屋户口登记人不配合迁出或无法迁出,买房人要求迁出户口并主张违约金等问题。

  此类案件涉案违约金数额及获赔比例较高。据二中院提供的数据显现,根据违约时间的不同,多数当事人主张的违约金为数十万元人民币,部分当事人主张的违约金数额达百万元,违约金最高数额达总房款的20%。

  肖大明称,购买学区房者急于落户,大多是为了解决子女上重点学校的问题。但是,当事人购买的房屋能否落户、房屋内现有户口是否能迁移等问题,涉及公安机关对于户籍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不同地区、不同房屋的相关政策存在一定差异,造成案件情况较复杂。

  肖大明建议,买卖双方在合同明确约定户口迁移条款时,买房人一方面应与户籍登记人书面确认户口迁移情况,同时也应提前向公安机关、教育部门了解落户政策及学籍使用情况,当事人在诉讼中可请求调整违约金数额。 (记者 于立霄)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邢台警方破获7年无名男尸案 3名犯罪嫌疑人落网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