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网购身份证银行卡成黑色产业链 每套500-1300元

2016-08-28 08:22 来源:北京青年报 0

­  调查

­  网上公开叫卖身份证、银行卡

­  网上是否能买来身份证、银行卡,北青报记者做了调查。在搜索引擎上搜索关键字“身份证”,一个名为“××证件8号客服”的商家出现。

­  当询问是否可以购买身份证件时,商家发来一个链接,并称可以自己挑想要的身份证。网页内有50张身份证照片,这些身份证有男有女,年龄跨度也很大,北京、湖南、四川的都有。当询问这些身份证是否靠谱时,对方称这些身份证都是收购来的,绝对靠谱,售价在500元左右。

­  而在搜索引擎上搜索“银行卡”时,可以看到多条公开叫卖银行卡的信息。北青报记者添加了几个QQ号码,以买主的身份询问是否售卖银行卡,均得到了肯定答复。商家称在这里可以买到包括身份证、银行卡、网银U盾开户资料及绑定的手机电话卡等一套产品,售价500元到1300元不等。

­  最终在一位名为“诚信”的商家处,北青报记者以700元价格谈成一套,货到付款,最初其要价1300元。“诚信”说现在单买个身份证需要三五百元,一个手机号100元,办卡费用、住宿费、路费,所以一套证件便宜不了太多。

­  “诚信”说他们的身份证都是公安系统查过的,不是假证,否则办不出银行卡。在询问过程中,这位商家几次要发起语音通讯,称“这里打字不方便,有记录”。在咨询过程中商家一直很谨慎,关于这些身份证的获取源这位店家不愿意透露,“你不知道的事情多了去了,要的人多了去了”。

­  验证

­  快递收到一套真实证件

­  约一周左右,北青报记者网购的一套证件终于到货,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卡一样不少。从物流信息上可以看到,这套证件发自广东省潮州市。

­  身份证本人为重庆市梁平县1998年出生的女孩,签发日期是2014年9月12日,有效期10年。银行卡是建行的龙卡,里面还有10元钱,开户资料上显示该卡是在2016年8月2日开通,在北青报记者购买前,这张卡刚刚开好没几天。

­  开户资料上,办卡人的地址是四川省德阳市。从开户资料上看不出办卡的是哪个银行网点。商家把手机号、银行卡号、网银密码、U盾密码都写在了开户资料上。经过验证,这个身份证为真,银行卡也可以正常使用。

­  在收货付款后,商家稍微放松了警惕,其透露身份证都是通过“特殊渠道”弄来的真身份证,而所谓的“特殊渠道”就是“丢失”。商家通过渠道获取身份证后,冒用其身份信息到银行开户,身份证本人并不知道。

­  延展

­  网上贩卖已成黑色产业链

­  北青报记者咨询了这张身份证的签发处重庆梁平县公安局。据民警介绍,这张身份证的主人可能遗失了身份证,遗失后即使身份证主人办理了新的身份证件,原先的身份证件依旧有效。因为身份证有磁性,有可能被不法人员捡到办理银行卡等相关业务,不是身份证本人办理的业务,本人是不负法律责任的。

­  民警提示,如果公民捡到他人身份证,应该在第一时间交到自己所在地公安机关的派出所,请民警在网上登记。这样的话,遗失证件者在其他地方办理身份证时,可以查到自己丢了的那张身份证的所在地。

­  据多地警方披露,近年来网上贩卖身份证、银行卡日益猖獗。身份证的来源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丢失的,另一部分是本人自己卖的。一些城郊或农村地区的人,因为觉得平常身份证不怎么用,卖了还能得几十元甚至上百元,所以就卖给了别人,之后自己再补办一张。他们对身份证会被利用从事违法活动也缺乏认知。

­  而不法分子在获得身份证后,就会选择与身份证主人容貌、年龄相似的人员到银行去办卡。网络上也有专门招聘“办卡人”的信息,被雇佣的人办一张卡能赚几十元钱。去银行之前,办卡人会接受培训,熟记身份证主人的信息,一旦被办卡银行发现,就会说“身份证是捡来的”。

­  目前,网上非法买卖身份证、银行卡已成为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产业链主要是三个重要环节:收购身份证、冒名办银行卡、网上卖银行卡。这条黑色产业链的另一端是一系列犯罪行为:电信诈骗、伪卡盗刷、行贿受贿等等。

­  文并摄/本报记者 匡小颖

­  实习记者 程思

新闻推荐

到头了;
下一条:云南2.4米眼镜王蛇占屋为王 多方出动擒获放生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