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男子8年考公务员62次 第63次终于如愿考试第一

2016-08-17 11:25 来源:南都网 0

  初心

  时光倒回到8年前。

  2008年暑假,当时21岁、就读于安徽某师范院校的孙海岩到堂哥读博的学校苏州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游玩。临别之际,堂哥送了他两本考上博士后遗弃的公务员考试“宝典”———《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

  返程长途大巴上,百无聊赖的孙海岩翻开《申论》一书,“假如你是一名基层公务员,面对群众的上访你怎么办”之类的考题勾起他的回忆。

  出生在豫南某国家级贫困县一个小乡村的孙海岩依稀记得,小时候,父亲是村支书,驻村乡干部张峰(化名)经常住在他家。年轻的张峰为乡亲们讲政策、断纠纷、跑手续,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后来,张峰仕途顺畅,一直做到市委常委。

  小时候,夜里跟他睡一个屋的张峰,给他讲怎样给乡亲们做工作,怎样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幼小的孙海岩似懂非懂,却把人品正、口才好、乡亲赞的张峰当成了偶像。

  临近大学毕业这一年,身边的“准园丁”们都在备战教师入编考试,孙海岩却每天都在做《行测》和《申论》试题。他想跟张峰一样,当一名公务员。

  初胜

  2008年10月15日,读大四的孙海岩因为所学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属于教育学类,报考了老家和周边几个县市国税局公务员岗位,但审查都没有过。

  无奈之下,他报考了兰州某区国税局不限专业的岗位。

  2009年1月9日下午,孙海岩的公务员“处女考”放榜,行测58.6分,申论42.5分,总分101.1分。这个不限专业岗位的竞争比是1:300+,孙海岩没能进入面试名单,但他并没有气馁。

  临近大学毕业,接连考了四次公务员都没能考上心仪岗位的孙海岩,决定报考大学所在地安徽阜阳的“特岗教师”。笔试是在2009年6月27日,这次笔试他入围了,面试也得了高分。

  为了离老家近点,孙海岩决定放弃此前入围的吉林公主岭市质监局岗位的面试,继续参加“特岗教师”的体检和考察。他于2009年8月29日成了一名人民教师,第一次进入体制内。

  但孙海岩心心念念的还是当公务员,实现最初的梦想。工作之余,他的休息日都献给了《行测》和《申论》试题。2009年10月,孙海岩再次开启“全国巡考之路”。

  河南省许昌市残联、河南省某县国税局、山西太原某区委办公室、江西某市供销社、吉林市某市直机关,在接连考了五次后,孙海岩终于再次入围面试。孰料,因为尚在特岗教师试用期,学校没有给孙海岩出具同意报考的证明,他只能放弃这次面试机会。

  这个小插曲并没让孙海岩放弃。辗转湖南、安徽、湖北、河南、河北等地,在考完第18次机关事业单位“入编”考试后,孙海岩接到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委办公室面试电话。

  河北保定距孙海岩的家乡不算近。但毕竟这个岗位是公务员,毕竟考了18次了,孙海岩不想再考。孙海岩认为在县委办公室工作,也能实现他服务基层的初心,遂决定参加面试。

  2010年12月18日,孙海岩顺利通过面试。在陪同学考了一次阜阳某区政府办公务员考试后,2011年5月,孙海岩去河北保定安新县委办公室报到。此后约一年半,他没有再考。

  辞职

  在河北保定期间,孙海岩结婚了。婚后妻子辞了老家工作来到安新县,两人在县城租了套房,房租每月1300元,而孙海岩的月工资只有1700元。妻子在当地也没找到工作,两个人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全靠家人接济。

  孙海岩再次踏上公考之路。

  2012年9月15日,他参加了河南省公务员考试,报考登封市信访局,没能入围。接下来的一年多,孙海岩又考了七次公考,结果都一样。

  2014年,孩子出生了,生活的压力骤然增加,孙海岩的工资却没有涨。当年4月12日、4月13日、4月14日,他连续三天奔波三地连考三次公务员,也都没能入围,孙海岩动摇了。考虑再三,他决定从保定辞职回老家。

  回到家乡后,孙海岩和朋友合伙开了家广告公司。之前从未经商的他一脚踏进商海,就被骗了个血本无归。经商失败的起诉经历,让孙海岩动了去法检部门工作的心思。在亲戚的介绍下,上大学时修了法学第二学位的他进入杭州某区法院当了临时工。

  这段时间,大连、广州、舟山和武汉等地,都留下孙海岩公考的身影。2014年辞职到2016年3月,孙海岩一共考了32次。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香港吐露港公路发生8车相撞事故 至少3人受伤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