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媒体揭秘四川长寿小镇:80岁以上老人748位(图)

2016-07-10 13:04 来源:华西都市报 0

­  探/访

­  2.4 万人小镇80 岁以上老人 748 人

­  其实,高寿的罗齐氏老人,只是都江堰市安龙镇的一个缩影,高寿,在安龙镇十分常见。安龙镇镇政府工作人员陈劲松告诉记者,全镇共有人口2.4万,100岁以上的老人,一共有9位,“上周刚刚有一位百岁老人去世,原本是10位。”而其中,最长寿的是罗齐氏老人。

­  不仅是百岁老人,安龙镇90岁至100岁的老人,有97位;80岁至90岁的老人,有642人。也就是说,这个总人口仅为2.4万人的小镇,8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748位。

­  陈劲松说,如此高的长寿比率,不仅在都江堰,就算在整个成都,也排名前列,堪称长寿小镇。

­  101岁老人姜凤楼:一顿能吃半斤炖肉 每天步行5公里

­  初见姜凤楼老人,没有人能猜到,这个面色红润、大口抽叶子烟的老人,已经是101岁高龄。看起来,他只有80多岁。

­  姜凤楼生于1916年农历四月十八,他在乡村私学上过五年学,在那个时代,能够上5年学,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  正是因为老人小时候上过学,长大成人后,他拜师学习了一套看风水的本事,开始为十里八乡的村民们看风水,村民们尊称他为“姜老师”。

­  1936年,安龙镇棒老二(土匪)横行,不仅抢被子、粮食和钱财,甚至生生把活人掳走,再向家人索要赎金。当年正月十五晚,老人一家五口在家中吃饭,土匪突然闯入,老人的父亲当场和土匪打了起来,不幸被土匪开枪杀害,姜凤楼也被土匪开枪击中肩膀,至今能够看到一处明显的伤痕。

­  虽然已经101岁,但姜凤楼老人听力敏捷、思维清晰,他甚至拿出年轻时用的一个罗盘,当场讲解起了易经八卦、风水凶吉,神采奕奕。

­  如今,上了年纪的老人不再做活,每天,老人都会拄着一根拐棍,到安龙镇上转悠,到田间小道散步。只要不下雨吹风,老人平均每天要走近5公里路。

­  老人的胃口也很好,一日三餐,除开日常的蔬菜,老人喜欢吃肉。每隔一周多,家里人都会炖一锅新鲜肉,“怕老爷子吃不动,要炖得很软才行”,胃口上来了,老人一顿就能吃半斤炖肉。老人每天还会喝上一钱自己泡的药酒,抽一抽自己种的叶子烟。除了视力有所下降,老人的身体很好。

­  106岁老人芶华安:能看手表指针 挑粪除草样样行

­  和姜凤楼老人相比,芶华安老人看起来要老一点,实际上,他今年已经106岁。

­  芶华安老人出生于1910年农历五月初二,他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他留了多年的胡须,有近10厘米长,看起来颇有些仙风道骨。

­  老人的左手手腕,戴着一块老式的电子表,这是他年轻时买的,每天都戴着。令人惊奇的是,虽然已经106岁,但老人的视力很好,能清楚地分清分针、秒针和时针,进而准确读出时间,“看嘛,中午12点40分,我没看错嘛?”

­  老人年轻时喝酒,年纪大了,已经不再喝酒了,但农村的叶子烟,仍是老人的最爱。平时,老人的娱乐活动是看电视,“我最喜欢看新闻”。

­  芶华安老人身体硬朗,虽然家人多次劝说,但他还是闲不住,即使是大太阳,他也会偷偷“溜”出去下地干活。邻居时常看到,顶着一个草帽的老人,猫在田里除草。

­  不仅是下地除草,老人甚至还可以挑粪!家里的院坝中,放着一根木扁担和两个小胶桶,隔三差五,老人都会挑上一担粪水,慢悠悠地去菜地里,浇灌一下蔬菜,“闲不住嘛。”老人笑着说。

­  为了阻止老人下地,家里人没有少“红脸”,但老人还是闲不住,家人也慢慢理解了他。

新闻推荐

到头了;
下一条:抗洪战士刘景泰被冲入河流 搜救20小时下落不明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