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媒体揭秘四川长寿小镇:80岁以上老人748位

2016-07-10 12:51 来源:华西都市报 0

  7月9日,成都都江堰安龙镇何家社区一片喜庆:都江堰市最长寿、也是成都第二长寿的老人罗齐氏,在子孙后代、邻里街坊的簇拥下,度过了116周岁生日。

7月9日,都江堰安龙镇116岁的罗齐氏过生,拍下五世同堂全家福。

7月9日,都江堰安龙镇116岁的罗齐氏过生,拍下五世同堂全家福。

家人办坝坝宴给罗齐氏老人祝寿。

家人办坝坝宴给罗齐氏老人祝寿。

116岁罗齐氏●她不挑食,家人吃什么就吃什么。平时,老人喜欢吃一些水果,比如葡萄、芒果等。

  116岁罗齐氏

101岁姜凤楼●他一顿能吃

  101岁姜凤楼

106岁芶华安

  106岁芶华安

  她有姓,但没有名,出嫁后,因丈夫姓罗她姓齐,因而叫做“罗齐氏”。25岁时,丈夫英年早逝,她余生再未嫁(本报曾报道)。罗齐氏老人所在的安龙镇,总人口仅2.4万,竟有百岁以上老人9位,80岁以上老人748位。

  长寿老人为何如此众多?他们有什么长寿秘诀?华西都市报记者为您一探究竟!

大寿现场

  五代同堂共祝老人116岁大寿

  9日一大早,罗齐氏老人早早起床,当天是她116周岁的大喜之日,人逢喜事精神爽,老人精神特别好。

  儿媳汪玉琼照旧给老人煎了两个土鸡蛋,配上一杯牛奶,趁着老人吃饭的功夫,汪玉琼拿出一套崭新的红色唐装,给老人换上,“老早就定做好了,过大寿要穿红衣服,才喜庆有好兆头!”

  大喜之日,老人的子孙后代、家族中人,纷纷前来贺寿。一大家几十号人,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

  家中年纪最小的,是13岁女孩罗思琦,她已经是第五代,是罗齐氏老人的玄孙。老人耳朵不太好,要靠近大声说话,她才能听到。思琦和高祖母坐在一起,手挽手照看着高祖母。中午12点,家人宾客都来齐了,不仅是直系后代,家族中许多后辈也来给老人祝寿,加上宾客好友,至少有两百余人前来祝寿。

大摆坝坝宴修建好几个土灶

  为了给老人做寿,家人们专门订做了两百多个“寿碗”,蟠桃飞龙造型十分精美,“每一位宾客都有一个寿碗,讨个好彩头,长寿如意!”

  中午1点,在罗家的院内院外,20余桌坝坝宴已经摆好,有拌凉面、拌鸡片等十多个菜品。为了办坝坝宴,罗家专门修建了好几个土灶。

  前来参加宴会的宾客王先生说,虽然他不是罗家人,但罗齐氏老人的名声早就传遍了街坊邻里,116岁高寿十分难得,必须要来沾一沾喜气。宾客们吃着美味的坝坝宴时,还可以观看文艺节目,十分精彩。

  看着儿孙满堂,罗齐氏老人也露出了笑容,不断重复着“高兴,高兴”,双手紧紧拉着坐在旁边的小思琦。

寿星故事

  一生勤劳25岁丧夫再未嫁人

  端坐在藤椅上,老人脱下布鞋,只见她的脚趾纷纷向内侧弯曲,形成一个“尖尖脚”。三寸金莲,是旧时代留给她的痛楚。

  1901年,罗齐氏出生在都江堰市。19岁那年,她和罗著福成亲。很快,夫妻俩孕育出一个女孩。

  在她20岁时,村外发大水,她前去查看,将不满一岁的女儿留在家中。不幸随之发生,一位亲戚把女儿抱出了门。最终,女儿意外溺亡在一处稻田中。

  在罗齐氏眼里,丈夫是一个老实勤劳的农家汉,性格温和,从不和她吵嘴,但命运无情,在罗齐氏25岁时,丈夫病逝。受旧社会封建思想束缚,老人再未嫁人,她甚至说:“有的人死了丈夫,又改嫁,那种人,我看了都要笑。”在她心中,改嫁的人会被笑话。

  尽管孑然一身,但她勤劳持家,将丈夫剩下的一丝血脉拉扯大。在记者和老人的交谈中,老人总是重复一句话:“只要勤快,就有饭吃。”

  据家人介绍,老人每天早上6点就会早早醒来,儿子儿媳会为她准备一顿丰盛的早餐。午餐和晚饭,老人会将一碗大米饭,兑一些汤水,满满咽下。她不挑食,家人吃什么就吃什么。平时,老人喜欢吃一些水果,比如葡萄、芒果等。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警车驾校练车疑公车私练 教练回应:买回的拍卖车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