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少年装"老大" 月花万元喝"止咳水"秀"财力"
B
要当“老大” 吸毒的孩子在想什么
校园暴力裹挟着吸毒,说到底,映射出的还是青少年的某种心理。为什么诸如此类事件屡屡发生?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刘长辉做了如下解析:
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情感上都会经历巨大的变化。对于自己非常关注,自我意识显著提高。心理学家把青少年这样一些特殊表现,解释为认知发展中的自我中心,并提出了自我中心的两个维度——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
青少年常常会有这样的想法:“别人不能理解我正经历的一切”,“那种事不会发生在我身上”或“我能应付一切”。这些观念反映出他们认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是“与众不同”的,相信自己是“独特的”、“无所不能”的。很多青少年想当“老大”,其实就是出于这样的心理特点,心理学家称之为“个人神话”。
有的青少年为当“老大”而不惜做危害他人和社会的事情,就是“个人神话”的具体表现,他们对自己的行为给他人、给社会带来的明显危害常常视而不见。
刘长辉认为,当前,家长要主动学习一些家庭教育和孩子心理方面的知识,学会理解、尊重和真正关心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增加亲密感。另一方面,也建议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C
孩子喝止咳水勿超1周
日常生活中,咳嗽是常见病,人们对止咳药水并不陌生。6月22日,记者了解到,国家食药监局、国家卫计委等已联合发布公告:自今年5月1日起,含可待因的复方口服液体制剂(包括口服溶液剂、糖浆剂)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且1岁以下儿童应避免服用;12岁以下儿童通常不建议服用。
不当服用止咳药水可致瘾
人们所熟悉的“止咳水”,通常是指含可待因的复方口服液制剂。可待因是一种天然阿片类生物碱,可刺激中枢神经,达到镇痛、镇静、止咳的作用。其止咳作用迅速而强大,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干咳和刺激性咳嗽,尤其适用于伴有胸痛的剧烈干咳,同时可用于中度疼痛的镇痛。
目前市面上在售的“止咳水”最常见的有溶液和糖浆两种剂型,比如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愈酚伪麻待因口服液、可愈糖浆等。其中(磷酸)可待因含量一般小于0.1%,基本上不超过0.2%。可待因的药理作用与吗啡相似,长期大剂量应用,可形成生理和心理依赖,使人上瘾。而且长期使用,会令药效减弱。可怕的是,服用过量还可抑制呼吸,引致死亡。
连续服用不能超过1周
因为购买方便、隐蔽性强、价格低廉等原因,近年来“止咳水”成为一种新型致瘾药物。为了加强对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液体制剂的管理,其被列入二类精神药品管理目录。
按照有关规定,执业医师必须经过专项培训和考试合格以后,才有资格开具精神药品处方,药师也要经过培训考试才可调配精神药品处方。每张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一般不得超过1周用量,发出的药品要有专册记录,处方要保存两年备查。禁止超剂量或无处方配发或销售第二类精神药品,并且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记者 唐葵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