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联名劝退熊孩换班或转学 然而校长是拒绝的
女校长三度落泪:不抛弃不放弃
昊昊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建校仅6年的小学,全校90%的在校生均为外地户籍,甚至还有来自韩国、阿根廷、新西兰的学生。该校教师的平均年龄为26.4岁,中层骨干普遍都在30岁左右。
对于昊昊的情况,学校曾经想出各种办法,让教师、家长陪课,但昊昊的父母比较忙,所以陪课并没有坚持太久。
昊昊的父母均为出租车司机,父亲开白班,母亲开晚班,家里一共有三个孩子,昊昊排老二,小的时候由爷爷带大,也比较宠爱他。澎湃新闻记者从照片上看,这个被其他家长指认的“熊孩子”看起来还挺漂亮,身着也很干净,只是拍照片时略显调皮。
教昊昊数学的沈老师告诉澎湃新闻,昊昊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也很可爱,模仿能力极强,就是情绪激动起来,没办法控制住自己。
“他很喜欢上数学课,在我课上举手也很积极,就是表现非常不稳定。”沈老师说,昊昊的数学成绩一般,主要他在学习上不太认真,如果认真的话成绩会更好一些。
徐瑾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现在学校专门为这个班级制作了排班表,进行无缝对接,学校集中所有中层教师骨干加入到关爱这个孩子的队伍中来,要求每节课的教师务必在下一节课的教师到班后方可离开,午休和社团时间由当天值勤组长和副组长协调将昊昊带到食堂吃饭,饭后带回办公室练字看书。
“我对班上那些不让孩子来上课的家长表示非常不理解,遇到什么问题我们学校积极地去面对、去解决,但拿孩子当作筹码、不让孩子到学校来上课,以此要挟学校让昊昊换班,我做不到。”6月14日,徐瑾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曾三次潸然泪下,“不抛弃、不放弃不是我们学校说的漂亮话。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们遇到的问题孩子太多了,还有偷窃的,但我们不能去排斥他们,去孤立他们,这样会让他们更受到伤害。”
徐瑾流着泪说,家长集体让昊昊离开班级后,昊昊一个人端着饭盆去食堂吃饭,还对教师说,他感觉自己要疯了,“孩子昨天跟他父亲说,老师一直陪着他,让他感到很害怕。于是我就跟孩子的父亲解释,我们陪着孩子并不训斥他,只是想多陪陪孩子。如果这个孩子以后遇到什么事情,我会因此感到很内疚的。”
据徐瑾说,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学校二年级一位阿根廷孩子的妈妈知道这件事情,主动表示要陪陪这个孩子,这让学校很感动,她希望昊昊班上其他的家长能跟这位家长学习。
“我跟家长说,你们挤走了这个孩子,再来一个皮孩子,你们怎么办?继续挤走吗?问题的关键是班风要正。”徐瑾说,现在很多家长把很多问题都集中在昊昊一个人身上,这对昊昊而言是不公平的;昊昊确实是问题孩子,所以学校更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陪孩子,这才叫做因材施教。
心理学家:简单“挤”走孩子,也不利于其他孩子成长
南京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对澎湃新闻表示,孩子的心理发育有其自身规律,个体在生理与心理上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跟两方面有关,一个是跟家庭的环境有关系,父母亲的教育方式有关;另一方面和文化有关。
张纯说,孩子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父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老师,在这方面,昊昊可能有所缺失。
张纯指出,作为其他学生的家长,应该调整认知,告诉自己的孩子,在班上如何和昊昊打交道,因为未来学生进入社会,很可能会遇到相同的事。
“我想家长们应该告诉自己的孩子,如何做一个好孩子。知道不好的事情发生后,可以向老师反映,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力量,而不是通过家庭的力量给自己提供安全感。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违反了游戏规则和制度,就要受到惩罚。每个人都争当班级制度的维护者、监督者,以此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才利于孩子成长。” 张纯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