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男子被控倒卖数万张边境证申诉17年3次判决不同

2016-05-28 15:02 来源:新华网 0

­  三次判决 有罪到无罪再到有罪

­  本案定罪的核心是鲁阳俊买卖《边境证》的事实,尽管印证事实的关键证据出现了难以回避的瑕疵,但一审判决还是判定鲁阳俊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罪名成立,判处鲁阳俊有期徒刑一年。因为种种原因,鲁阳俊在规定期限内失去了上诉的机会,随后,他向巴中市巴中区人民法院提出了再审申诉,那么结果会怎样呢?

­  2002年11月14日,巴州区人民法院再审认为,鲁阳俊买卖的《边境证》虽然是公安部门制作,但未填写具体人的身份和加盖发证机关印证,不属于国家机关证件,因此宣告鲁阳俊无罪。

­  从有罪再到无罪,鲁阳俊经历了整整一年半的煎熬,原本已经开始回归正常生活的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在无罪判决生效三个月后,检察机关又一次把他送上了被告席。

­  这次,鲁阳俊并没有经历任何来自检察机关的立案、拘留、逮捕等程序,就被直接送上了法庭。巴中市人民检察院在这份刑事抗诉书上指出,对买卖尚未加盖印章的空白《边境证》的行为,虽不构成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但鲁阳俊身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买卖未加印章的空白《边境证》,侵犯了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构成了滥用职权罪,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  巴中市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 吴洋:提起公诉时是巴州区人民检察院的案件承办人,据当时对法律、对法条的理解和认识作出的决定,后来在案件诉讼的过程中间,最高人民检察院已经就买卖空白《边境证》如何定罪作出了专门的司法解释,应当以滥用职权罪名来进行定罪认定。

­  吴洋所说的司法解释是这份有最高人民检察院政策研究室关于买卖尚未加盖印章的空白《边境证》行为如何使用法律问题的答复。这个答复出台的时间是2002年9月25日,而鲁阳俊被指控犯罪的时间是1998年1月至2000年7月,用鲁阳俊“犯罪”两年后才出台的司法解释来定罪,就等于用现在的法律规定去约束过去的犯罪行为,“法不溯及既往”是基本常识。

­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启动审判监督程序要符合的情形包括:

­  (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

­  (二)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应当依法予以排除的,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

­  (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错误的;

­  (四)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  (五)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告诉记者,那么按照这份刑事抗诉书的逻辑,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就变成了检察院自己抗诉自己,这既违背了法律程序,也不符合基本常识。

­  对照检察机关的起诉书和抗诉书,记者发现,从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再到滥用职权罪,鲁阳俊的罪名发生了变化,但侦查主体以及指控鲁阳俊犯罪的基本事实和证据都没有任何改变。

­  为什么巴中市人民检察院提出滥用职权罪的依据全部都是照搬当时公安机关侦查的法律事实和证据,吴洋向记者解释,这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的规定。

­  抗诉书中列举鲁阳俊买卖《边境证》的数量和起诉书相比更加矛盾。其中,2000年1月,鲁阳俊先后两次从南江县公安局胡成广处购得《边境证》数量已从起诉时的500张变成了50000张。

­  鲁阳俊:当时在庭上律师和我都提出了这个问题。检察官说那个是检察院的笔误。笔误差距有这么大吗?而且那个零,少一个零多一个零看不出来吗?到检察院就叫笔误,到老百姓就叫犯罪,那怎么行呢?

­  记者发现,在审判决书中有这样的表述:重审中控方认为,公安机关搜集的证据虽存在瑕疵问题,但不能否定这些证据的真实性、客观性,应作为证据使用。巴州区人民法院也认为:虽收集的部分证据存在瑕疵,但不影响其证明事实的真实性,原公诉机关在重审中指控鲁阳俊犯滥用职权罪的抗诉理由成立。

­  律师 李建:我们认为有瑕疵的证据可以补充完善之后作为定案的证据,但是如果说控辩双方,包括人民法院,都认为这个证据有瑕疵,那么在刑事案件当中,三方都认可有瑕疵的证据不可能作为定案证据。

­  漫长的申诉之路

­  检察机关这次抗诉的最终结果,是巴州区人民法院以“滥用职权罪”又判处鲁阳俊有期徒刑一年。

­  不服判决的鲁阳俊从此走上了漫长的申诉之路,直到2009年7月,案件突然出现了转机。

­  “原审裁判正确、申诉理由不成立、请服判息诉”是鲁阳俊得到司法机关最多的答复。申诉之外,鲁阳俊还通过信访的渠道反映自己的问题。2009年7月,在四川省纪委和四川省委巡视组的监督下,四川省高院启动了再审程序,指令巴中市中级人民法院重审该案,原本以为看到曙光的鲁阳俊,最终等来的结果还是维持原判。

­  鲁阳俊一直都保留着从警时的各种荣誉,和仅有的这几张身穿警服的照片,鲁阳俊说除了自己的有罪判决外,这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就是,被开除了公职和党籍的自己可能再有没有机会穿上警服了。

­  鲁阳俊:相信法律 相信证据

­  刑满释放人员的案底,是这个家庭挥之不去的阴影。现在,鲁阳俊靠打零工维持着自己的生活,家里把省吃俭用的钱几乎都花在了打印、复印和快递费上,只要寄出去的申诉信几个月没有回音,鲁阳俊就会亲自跑去法院和检察院窗口递送,从四川到北京,10几年来从未间断。

­  鲁阳俊:一张判决书认为我是犯罪分子,但是我自己坚信我是清白的,证据会证明我是清白的,一直到死我都不服的,我都要申诉的,我坚信法律,坚信证据。

­  巴中市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 吴洋:这个案件抗诉和审判过程中间,对于其它的事实部分,因为我不是案件承办人,我不太了解这个情况,所以这个地方我没法有明确回答,如果你们发现这个案件确实是在法律事实部分,我们的抗诉书对事实部分认定确有错误,研究过后我们肯定会依法予以纠正。

­  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每一个案件

­  人们常说“刑事案件无小事”,因为每一起刑事案件的判决,不但关系到公民个人的名誉和声誉,还直接涉及到公民的人身自由乃至生命。

­  我们的各级司法机关,在每一起案件的侦办、起诉和审判中,唯有严格坚守住防范冤假错案的这个底线,才能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真正普照每一个案件,让法治成为人民共同的信仰。

­  坚持17年不断申诉,鲁阳俊的案件央视新闻也将持续关注。

新闻推荐

到头了;
下一条:湖南一初中生课间持刀刺死同学 当事人已被控制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