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听“课”高价买三无保健产品儿媳劝说被斥
公婆每天都去卖保健品的人那里“听课”,组织者每天给他们发5公斤大米,后来老人买回一些三无的“保健产品”……张女士试图劝阻,但对她一直很好的公公,竟破天荒地发了火。
父亲要送儿子一份大礼
最近一段时间,长春市民张女士的丈夫因病住院,一直没去探望父母,15日晚上,张女士和丈夫到了她公婆家,一进屋,76岁的公公兴冲冲地说:“儿子,爸爸给你一份大礼,这礼物老贵了!在香港原价卖9000多,在内地销售打对折也4000多,现在他们搞关爱老人的活动,才298块钱!”张女士公公所说的“他们”指的是给老人“上课”推销保健品的人。
张女士说,公公说这里面有磁石,腰带头还是钛合金的,什么都能治!
张女士的公公说每次去“听课”,都会发给他和老伴儿5公斤大米,所以两位老人每天都很积极。“我看家里有3袋大米,看样子他们已经去听了三次课,这第四次就买了东西。”张女士无奈地说。
儿媳劝说被斥不懂关爱老人
张女士公公买的腰带包装盒上有“金腰带”“磁疗保健”“医博士”“全国统一零售价298元”等字样,还号称“现代科技与传统中医的完美结合”,有“远红外磁疗、调节免疫、缓解疼痛、消除疲劳”等功效,生产单位为“香港索普科技有限公司”,但在张女士看来,这款产品中没有检验合格证书、没有厂址、没有厂家联系方式,也没有说明书,是一款典型的“三无产品”。
15日,张女士发现公公一下拿出来4盒腰带。“他说是免费送的,但我觉得那绝不可能,他们可能怕我们阻拦,才不说实话。”张女士说。
张女士为了说服公婆,上网对这款产品进行了搜索,发现同样的产品在某购物网站上只卖15元至28元。新文化记者也进行了搜索,发现该产品零售价仅28元,若购买100套以上,价格20元。
张女士拿着搜索结果劝说公公,但他非常生气。“他说我们狭隘!不懂得关爱老人,还说我不可理喻……”在张女士印象中,多年来,从没见公公发那么大的火,“当时他就差点说让我们滚了,我老公气得直哆嗦。”
“我感觉他们被‘洗脑’”
张女士说,之前她公公曾买过推销人员卖的锅,一套锅400多元。
“结果炒锅用了一次,上面的涂层就脱落了,蒸锅也不是不锈钢的,都是铝的,根本不值那么多钱。”张女士回忆说,“后来他们也曾经买过一些保健品之类的东西,但价格都不贵,我们也没说啥,有时候,还会拿回一些盘、盆等生活物品,他们说是赠的,但我们都明白那是不可能的。”
张女士的公婆每月退休金4000多元,但他们从来不舍得吃穿,生活简直可以用“苛待”来形容。“4盒腰带就是1000多块钱!将近四分之一的退休金了,这钱都是他们从嘴里省下来的啊,但这次我感觉他们被‘洗脑’很严重!”张女士说。
因为公公做过心脏支架手术,张女士和丈夫也不敢太过分刺激,只好放弃了规劝。“今天下午我老公给他们打电话,感觉他们很疲劳,肯定是又去‘听课’了,这得咋劝才能让他明白呢?”张女士很无奈。
张女士介绍,这些人给老人培训的地点在长春站前一家大型宾馆。
谁能给张女士支支招
让张女士担心的是,她公公说,那些给他们“上课”的人让他们第一天存10块钱,拿着他们发放的礼品回家。“如果你第二天还回来,礼品你可以留着,他们还把10块钱还给老人,但第二天要存20元,发礼品给老人使用,第三天返还20元,但要存30元,以此类推。”张女士说,“他们发给老人的东西都是一些不值钱的玩意,我担心的是,当资金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这些人卷款走了怎么办?”
他们也有类似遭遇
案例1:王女士的父亲
买近7000元“保健品”吃一个多月 血压升到180
16日,记者进行了街头采访,还真有不少市民的父母遇到过此类事情。王女士的父亲也曾被忽悠买了近7000元“保健品”。
王女士称,父亲患有高血压等疾病,去年7月,他和小区内的一位老太太聊天时,对方说自己服用的“松针胶囊”专门净化血管,吃过之后,血压都正常了,他就去听了一堂“课”,组织者发给他几盒试用品,还有几个鸡蛋。后来又组织老人免费去泡温泉。“我父亲去泡了好几次温泉,每次在往返的大巴上,他们都不停地介绍产品。几次温泉下来,他背着我们买了近7000块钱的‘松针胶囊’。”王女士说,父亲服用“松针胶囊”时,停掉了服用多年的降压药,组织者经常让他去店里量血压。“奇怪的是,每次到他们那边量血压,显示血压都正常。”一个多月后,王先生头晕,到社区诊所量血压,结果高压180,他才知道上当。
案例2:郭先生的母亲
巧妙应对 只领礼品不掏钱
市民郭先生的母亲住在吉林市,曾被“忽悠”过,之后就吸取了教训。但后来老人在街头碰到发传单、劝她去“听课”的人,还是来者不拒。
“每次组织者都会给他们发鸡蛋、大米,她都领回家,组织者看到老人带新人来听课,还会多给鸡蛋。”郭先生笑着说,“我母亲曾存过10块钱,但领过物品后就又退了回来,还拿到了礼品,她就一个原则—不掏钱!要是都这样,就没有这些人的生路了。”郭先生的母亲说,这些人嘴都非常甜,“有些老人是被他们的花言巧语打动了,还有些老人觉得不买东西不好意思。”
新文化记者 邢阳 实习生 闫虹瑾 陆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