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费疫苗被掉包发生在哪里?原装“五联”疫苗怎么看?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5月13号,有家长投诉称怀疑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花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注射的自费疫苗被“调包”,本该是蓝色针管的原装“五联”疫苗,被替换成了普通的白色针管,同时,有家长反映,该卫生服务中心从来没有在接种记录登记表上填写注射药物的批次和生产企业,自费疫苗是否正规值得质疑。
资料图
首先发现注射疫苗有问题的吴女士说,该卫生院在给小朋友注射进口的“五联”疫苗时,一名姓彭的医生使用的是普通细长的塑料白色针管,而正常的“五联”疫苗应该是蓝色玻璃针管,形状比一般的白色针管要短粗一些。
对此,卫生服务中心的当事人彭医生解释,她是由于在操作过程中不小心用手触摸到针管,造成污染,考虑到卫生问题,因此临时更换。
“把药吸出来给娃儿打的过程当中的时候,碰到手臂了,肯定不能打了撒,肯定要换。” 彭医生说。
目前官方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在14号先后两次通报了调查进展,目前能够证实的是,今年以来,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花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门诊共购买五联疫苗346支,均从南岸区疾控中心购买,南岸区疾控中心从重庆市疾控中心购买。疫苗来源渠道规范,运输、储存均符合国家相关要求。5月14日23时,联合调查组在5名家长代表的全程见证下,对13日由家长见证封存的剩余20支疫苗进行了开箱检查。证实20支五联疫苗的来源渠道正规。
但是,家长们的疑问还并没有消除,因为在采访中家长反映,从他们掌握的相关记录来看,该卫生服务中心相关疫苗的进货数量明显少于同时期接种疫苗儿童的登记数量。
家长吴女士说,害怕国产的不安全,咱们去打一个进口的五联,连进口的都给换了,多余的这些是哪来的?自己造的吗?
另外,细心的家长李女士在卫生服务中心的疫苗接种家长知情同意登记本上发现,上面不少登记信息存在字迹相同,而且时间紊乱的情况,一些家长反映,这本登记册是在5月14日下午,也就是事发后的第二天下午,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出示给家长,上面签字的字迹根本不是自己的。
李女士表示:“这个登记的手册,宝宝每打一个,都需要家长签字的,但是它伪造,我的女宝宝,写成男宝宝,然后她爸爸从来不带她来,签字结果写了她爸爸的名字,她爸爸说,咦,这笔记也明显不是我的啊。”
另外,接种信息登记表上也出现有关五联疫苗的批号、生产厂家空白的情况,这些原本应该是医院或者服务中心必须填写的档案信息为何空白也没有得到解释,这也让家长担心,给孩子注射的并不是五联疫苗。
家长称,这两年,13年到现在,这两三年打的疫苗都怀疑是假的,因为其它地方打的疫苗每一只都有批号,生产厂家,然后医生签字,只要在这个社区医院打的,它就没有那个生产批号,也没有医生的签字,就写了一个日期、价格,其它全部都没有了。
此外,家长还提出,在事发当天,该卫生院的记录中显示,一共有3个小孩来此接受了五联疫苗的注射,但是在家长的监督下,从卫生院的废弃物箱子里,只能找出一支使用过的五联疫苗针管,家长由此怀疑,更换的可能不仅仅是针管,给自己小孩注射的也可能并不是五联疫苗。目前,联合调查组的调查仍在继续,记者也会持续关注。(记者陈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