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医生“悬丝诊脉”保安全肉眼分辨轮胎精准槽深
他们是飞机的“主治医生”,不仅能给飞机望闻问切对症下药,还练就了一双一瞟就能分辨出飞机轮胎磨损情况的火眼金睛,其精准程度可到毫米。这些“主治医生”的岗位叫飞机维修工程师,每一天每一时刻任何一架飞机的健康状况都逃不过工程师们的眼睛。通过传输回地面的数据系统,他们“悬丝诊脉”确保飞机及乘客的飞行安全。
地面工程师为天上飞机“对症下药”
人生病了得去医院,飞机出了毛病当然也得去“医院”,只不过这个医院的专业名称叫机务维修控制中心。
南航飞机维修工程师李辉告诉记者,维修控制中心好比“中枢神经”,对飞机发出的所有治疗方案都由“中枢神经”控制。北京晨报记者在南航机务维修控制中心看到办公区正中央有一个大屏幕,屏幕上有一个个不同颜色小点,这正是南航在全球各地天空中运行的几百架飞机。李辉说,以前飞机“生病”得落到地面“医生们”方能对其“望闻问切”,但现在有了飞机远程诊断实时跟踪系统,“医生们”在控制中心就能对飞机“悬丝诊脉”。
李辉解释说,位于地面的机务维修控制中心之所以能够给飞机“悬丝诊脉”,其前提是飞机本身即时传输出来的数据,工程师们正是基于这些数据分析飞机的健康状况,“不可能所有故障信息都显示在驾驶舱内,这样也会干扰飞行员的判断,所以大部分信息会通过数据传输到地面,由工程师做出判断并且‘对症下药"。
肉眼判断故障导线的准确位置
硕大的飞机由众多零部件和导线构成,导线施工是飞机维修工程师们必须要熟练掌握的技能。孙子良是南航飞机维修工程师,他说,人的关节运动时间长了容易受损,飞机的活动关节处也易磨损,“比如说飞机的正压区和非正压区、非正压区的裸露部分、接合部件、活动舵面,都容易出现导线故障”。
虽说故障区域看似好判断,但是要精准到某个一个位置就非常不容易了,孙子良说:“有些导线长度在30到40米,还有接头部分,所以大部分飞机我们都得凭借肉眼和经验判断准确位置,这是整个导线施工中难度最大的部分。”
40分钟左右换好飞机轮胎
与家用车轮胎相比,飞机轮胎就像个大巨人。李辉告诉记者,轮胎是飞机上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都非常高的重要部件。举例来说,波音787的10个起落架轮胎,要承受200多吨的重量,每个轮胎需要承受20多吨的重量,减速刹车时轮胎的温度可达400至500℃。
工程师张穗东告诉北京晨报记者,飞机轮胎大约两个月就得更换,“根据不同飞机的要求,有些轮胎的槽深小于3毫米时就需要更换。对于经验丰富的飞机维修工程师们来说,眼睛就好比X光机,可以精准地测算出槽深,其准确程度可以到毫米。换飞机轮胎可没有换家用轮胎那样轻松,除了借助工具,还得需要四位工程师共同协作才能把巨大的轮胎固定牢固(如图),换一个轮胎最快需要40分钟左右。
北京晨报记者 吴婷婷 文并摄
记者手记
汗水锻造
飞机“医生”
飞机维修工程师们算得上是精英男,精通英语、掌握不可替代性超强的技能,天天与飞机打交道,听上去怎么着也是高大上的“金领”级别。不过光鲜背后,是不为人所知的辛苦。
很多时候飞机发生故障,但又面临紧张的转场时间,为了不耽误旅客行程,工程师需要跟时间赛跑,钻机舱、找故障、联系材料、安装……通过精湛的手艺修理好飞机,确保飞行安全。工程师李辉说:“旅客们千万不要以为飞机飞上天就没人管了,其实在地面有无数双眼睛在紧紧盯着呢,决不允许飞机出现丝毫问题。”
南航飞机维修工程师团队不久前曾代表中国参加了国际飞机维修大赛,荣获国际组成绩第一名。赛前集训,参赛选手用了1200只手套、导线钉超过1万颗……正是这些细细碎碎的磨炼打造了这些专家级的飞机“医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