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广东杀童A级通缉犯刘纪平身份资料照片:曾是学霸(图)

2016-01-28 16:00 来源:南方都市报 0

没有大门的房子是20年前建的

  刘家的一层小楼位于蒲田村东向尽头,要穿过无数高高矮矮的民居才能到达。这座不起眼的小楼没有大门,可以随便进入,大门框刚刚用白色的石灰粉刷过。室内有一字排开三间房,右手是杂物房,堆放着简陋的农具和一个谷仓。左手是刘贵忠夫妻的房间,中间大门紧锁的,就是刘家唯一的儿子刘纪平的房间。

  这一层小屋建于90年代,是农民刘贵忠最身强力壮的时候修建。那时,刘贵忠在家养了几头牛仔,几年后卖出了“天价”——10000多元,加上部分扶贫款,勉强建起了这座宅基地占地近100平方的安乐窝。

  刘贵忠的邻居刘正直正在建设三层的小楼,提起刘贵忠的贫穷他也颇有感慨,他把这归结为刘贵忠家儿女少,特别是没有多生几个儿子。在蒲田村这个客家的小山村,农民生两个儿女的相当少见。

刘纪平在挂历上紧靠“福”字贴上了自己的照片。

刘纪平在挂历上紧靠“福”字贴上了自己的照片。

他将自己的照片贴在“福”字旁

  刘纪平的房间干净整洁,一尘不染。63岁的母亲张倩莲打开房门,这间20平方不到的小房间内,有一张床,一个衣柜,一张书桌,一张方凳和一个木沙发。沙发上是刘纪平留在家中的全部衣物。儿子离开后,张倩莲一直都没有挪动,衣服上还有刘纪平的气息。

  房间内没有任何装饰物,最显眼的是沙发背后的墙上的一本红色挂历。那是2008年的“福”字挂历,挂历翻开的是封面和一月份,从08年挂上,就再也没有翻阅过。这是本普通的挂历,如果不细看,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走近挂历,贴在封面的大“福”字右边,是刘纪平自己最喜欢的一寸照片。张倩莲说,是儿子在河源一家企业打工时拍摄的,他异常珍惜这张照片。和通缉令上的照片不同,这张照片脸部显得更加丰满,表情憨厚。被翻开的一月份挂历上部,有用圆珠笔清晰写上的6个大字“人算不如天算”。

  张倩莲说,这是儿子2015年正月十五离开家前,在挂历上贴、写的。老夫妻都不识字,不知道文字的意思。离家8个月后,刘纪平犯下了震惊广东的“10.24河源客家公园杀童案”。

贵东中学的“学霸”

从小就内向常受同学欺负

  父亲刘贵忠说,儿子刘纪平的真实年龄是1976年7月,并非通缉令上的1977年5月。他上有一个姐姐,大他三岁。

  陂头是农业大镇,农产品资源丰富,又是连平的主要产粮区,素有“连平粮仓”的美誉,但自古文化名人匮乏。

  刘家一直靠5亩地生活,从未想过有出头之日,直到刘纪平的出生,刘贵忠看到了希望。

  刘纪平小学读的是蒲田村办学校,与其他同龄人不同,他从小就特别内向,不愿意与人交往。由于身材矮小,常常受同学欺负,这更增加了他的自卑。

  “他很少与同学说话,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在蒲田村,刘纪平儿时的女同学刘某说,“他是同学中最害羞的,还不喜欢剪头发。很多时候,大家都觉得他是一个女孩子。”

刘贵忠每天在家等待犯事的儿子,希望可以在有生之年见他一面。

刘贵忠每天在家等待犯事的儿子,希望可以在有生之年见他一面。

记忆力惊人自称过目不忘

  “识字爱读书,致富爱养猪”,让刘家人欣慰的是,他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且记忆力惊人,自称可以过目不忘。即使在他成年之后,好记忆依然是他值得炫耀的。母亲张倩莲回忆,家中从来没有电话本,亲戚朋友的电话刘纪平可以随口说出。

  更值得骄傲的是,刘纪平表现出对应试教育不可思议的天赋,从小学到中学,每次考试,他都是全班的头两名,这让一辈子耕田的父亲颜面有光。

  2016年1月27日上午,广东省公安厅,刑侦局副局长梁瑞国通报“由于犯罪嫌疑人刘纪平性格孤僻,社会交往极少,在潜逃过程中多穿雨衣、戴草帽,反侦查意识极强。”使得专案组充分掌握了他的特点。

  读书期间,刘纪平基本上没有朋友,在家中静坐,成为了他少年时期的最爱。“牛耕田马食谷,各人自有各人福”,刘贵忠安慰自己。

无钱读书成人生转折点

  转折点在1993年,17岁的少年刘纪平在贵东中学读初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贵东中学老教师介绍;“贵东中学是贵东唯一的一所初级中学。贵东从地理位置上,离连平县异常偏远,作为国家级贫困县——连平最偏远的乡镇,贵东在经济发展上常常被忽略,在教育方面也如此。”

  “贵东普通的农家子女可以上小学,已经是了不起的事情。”刘纪平是蒲田村的幸运儿,意气风发,成绩优异。为了让家中尽快脱离贫困,他选择报考中专。

  在90年代,即使在城市,考上中专也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

  在报考前,刘纪平没有考虑到的一点,靠5亩地生活的一家人,年收入不足千元,是无法成就他跳出农门梦想的。

  中考成绩公布,不出所料,刘纪平考中某粮食专科学校,但令一家人不能接受的是,每年的学费加生活费用在3000元左右。就算放在现今,这也是刘家不能承受的巨款。

  父亲刘贵忠一辈子为人老实,从来没有问人借过一分钱。3000元!问过周边直系亲戚,根本无法凑够。“人带面,树带皮”,刘贵忠一向脸皮薄,拉不下身板对外姓的远亲开口,最终决定,还是让儿子放弃。

  内向的刘纪平想读书,刚从高中的兴奋状态回过神来,却面临残酷的现实。他闷在屋内,几天几夜不出门。刘贵忠夫妇估计,过几天能好。

  在蒲田村走访,大多数村民都知道刘贵忠家曾经有一个会读书的儿子,但对以他为什么不继续读书,大多数村民都不知情。

 刘纪平的房间整洁赶紧,一直保持他离开后的模样。

  刘纪平的房间整洁赶紧,一直保持他离开后的模样。

偶发的精神分裂症

一走三年不联系家人

  1993年9月间,秋意正浓,蒲田村满目金黄,遍地稻香。刘家的五亩地也准备开始收割,是农家一年中最高兴的日子。

  刘纪平开始说胡话,父亲刘贵忠听到,他喋喋不休的都是祖宗和祠堂的事,这些以前他从来不关心。之后的每天,他都坐在自己的屋内,表情木讷,手舞足蹈,重复唠叨祖宗和祠堂,祠堂和祖宗。一个多月都还不出门,刘贵忠夫妇赶紧叫来亲戚往医院拉。刘的家人称,医生的诊断是,间歇性精神病。

  2015年11月18日,在确定杀人嫌疑对象后,广东省河源市公安局源城分局在抓捕刘纪平的通缉令称:“性格孤僻,有精神病史”。

  年底,刘纪平又恢复了正常。从没有出过远门的他,做出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决定,客家俗话说“生处好寻钱,熟处好过年”,他决定要到河源去闯一片天地。

  刘纪平第一次出门就是三年。张倩莲说,他回来后又再离开,但逢年过节从不和家中联系。客家传统说“有钱冇钱,回家过年”,但儿子从不遵循。即使回到家,也从不给父母分文,也不讲他在外闯荡的故事。刘贵忠夫妇想念儿子,却完全无法找寻他的行踪。即使三年前,刘贵忠中风在床,刘纪平也漂泊在外,未能尽孝。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贵州凤冈县禁止“复婚再婚”办酒席 官方:顺民意
下一条:警方通报A级通缉犯刘纪平落网全文 被谁举报在哪里被抓获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