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福建 > 莆田 > 莆田新闻 > 正文

莆田元宵“民俗大观园”全国持续最长 吸引国内外媒体聚焦

2015-03-05 12:03 来源:湄洲日报 2

编者按:

  早在唐代,莆田就有闹元宵的习俗。竹枝词中有描述莆田闹元宵的盛况,其中《元宵》云:“节到元宵兴倍生,普天人共乐升平。有楼紫陌繁华盛,灯火辉煌不夜城。”《观灯》云:“更深月色正当头,歌舞声中灯满楼。欲住欲行归去晚,春宵都是醉人游。”元宵节期间,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被称为民间的“狂欢节”。莆田元宵节,是全国持续时间最长的元宵节。

  连日来,记者查阅史籍,走访民俗专家、摄影家和旅行社等,深入乡村各地采访,力图全景式深度聚焦呈现莆田元宵“民俗大观园”。

涵江码头“吃花”

涵江码头“吃花”

国外媒体聚焦

  莆田元宵以时间跨度长、活动规模大、群众参与多等特色而闻名,可谓是“十里不同风,一村一习俗”,吸引国内外媒体聚焦。除了中央电视台关注外,3月3日起,白俄罗斯国家电视广播公司也深入到莆田乡村,进行为期4天的“莆田元宵”拍摄活动。

  3月3日起,白俄罗斯国家电视广播公司摄制组先后来到湄洲岛、涵江、城厢、荔城、仙游等地,拍摄湄洲妈祖金身巡安布福、延宁宫妈祖蔗塔、南门跳火堆、新度打砂花、枫亭游灯等莆田特色元宵活动。

  该摄制组将把在莆拍摄的特色元宵活动融入纪录片《中国年》,以“中国人过春节”为主题,并通过白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播出,向白俄罗斯以及世界俄语地区传播“中国年”和中国文化。

延宁宫蔗塔

延宁宫蔗塔

民俗专家解析

  昨日,记者走访我市民俗专家林成彬、林洪国,就莆田元宵的缘起和特色民俗内涵等进行解读。

  《莆田市志》记载:“元宵节以正月十五日这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为元宵正日。”林洪国、林成彬认为,莆田元宵从正月初六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正月廿九,最后一晚为市区文峰宫的“尾晚灯”。元宵后,以“头牙”为界限,进入春耕季节,莆田人才开始新一年真正的忙碌。

  他们认为,莆田闹元宵之所以持续时间这么长,是因为从正月初六开始到正月结束,莆田人处于农闲季节;莆田各社(宫)信仰的神有87尊,每尊神轮流巡安布福,经过千百年的演绎,形成了全国最具特色、跨越时间最长、活动规模庞大、参与人数众多的“狂欢节”。

  林成彬说,莆田元宵之所以比全国正月十五元宵提前9天,从正月初六就开始,是因为东庄、南日岛、黄瓜岛等沿海村民提前闹元宵了要出海捕鱼,开启新一年的忙碌。

  他告诉记者,荔城区黄石镇下江头村的元宵在农历二月初二,是个例外。下江头是历史上抗倭的主战场,抗倭历史对其影响最为深刻。以前,该村二月初二才“做大岁”,这个习俗在明嘉靖时期,还被保留10年之久。由于二月份要忙着备耕,后来把“做大岁”移到正月初四,与莆田其他地方“做大岁”同步。而闹元宵定在二月初二,是为了纪念先人,不忘历史。

  莆田民间流传一句话,“闹元宵文峰宫起,文峰宫止”。林洪国解释说,正月十一文峰宫闹元宵,俗称“小元宵”。由于文峰宫古时就处在行政中心区域,附近就是官衙,在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官方地位,因此官方参与的元宵活动被视为闹元宵开始。“文峰宫止”是因为文峰宫举行的“尾晚灯”活动,被当作元宵结束的“总元宵”。

  林成彬说,莆田元宵分闹元宵、请元宵。闹是元宵的核心内容,也是莆田民间艺术的集中展示。古代闹元宵流传下来的民间舞蹈有30多种,如舞龙、舞狮、摆棕轿等。现在全市1000多支十音八乐队伍,都会在闹元宵中大显身手。灯艺表演堪称一绝,枫亭的菜头灯从宋代流传至今,华亭的游蛇灯从明朝传承下来。闹灯、挂灯、游灯等都有“添丁”寓意。请元宵与莆田地域文化形成有关。中原人南迁入闽,带来了中原文化。刚迁入一般按族而居,慢慢形成了特有的姓氏文化,在元宵活动中表现尤为明显。如陈姓家族闹元宵,会邀请族外的人一起参加,享受欢乐、共庆佳节。通过请元宵,加强交流,增进感情,促进族与族、村落与村落的和谐,推动社会的融入协调发展。轮流请元宵也是造就莆田元宵成为全世界最长节日的一个重要原因。

  林成彬说,莆仙各地开展的特色浓郁的元宵民俗活动,是莆田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其中“枫亭元宵游灯习俗”、“新度锦墩打砂花”、涵江延宁宫蔗塔、仙游枫亭麒山宫皂隶舞和“打铁球”等民俗活动已分别被列入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莆田元宵以主题文化来分,可以分为妈祖文化、历史文化、抗倭文化。其中,以妈祖文化为主题的,代表有妈祖祖庙、文峰宫;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代表有枫亭镇;以抗倭文化为主题的,代表有黄石下江头。

  正月元宵活动结束后,在农历二三月,各地还有出游活动。这些出游活动是否属于元宵活动?林洪国说,出游不能简单地归属元宵,元宵之后的出游是老百姓纪念一些次要神灵诞辰日、升天日的一种活动。林成彬补充道,在元宵举行的游灯等活动,也被称作“出游”,此“出游”是元宵的一部分,所以要区分来看。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莆田大年初二“同学聚会节” 原来自抗倭历史
下一条:莆田要过两次年:“做大岁”风俗全国独有 纪念抗倭英雄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