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福建 > 莆田 > 莆田新闻 > 正文

莆田秀屿埭头外地教师:平凡伟大的奉献精神

2013-12-26 14:45 来源:东南网 0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她们给埭头农村小学的教育带来了新的希望,为孩子实现心中的梦想增添色彩,但因离家千里,学校交通不便,无法经常回家,令她们难以言表的是无奈,难以释放的尽是心底的酸甜苦辣。“不过,既然选择了这里,我们无怨无悔。”

  蒋梅晓老师表示,在学校最烦恼的是语言不通,最怕遇上一些不会讲普通话的学生家长,很难沟通。“但这里的乡亲孩子都很亲切热情,刚来学校过的第一个教师节,孩子们就给我送来了亲手制作的卡片和纸花等节日礼物,还经常给我送一些自家种的青菜和海产品等。到这里工作的第一个中秋节,我不能回家,孩子们和村里的干部知道后都赶来学校,争着邀请我到他们家做客过中秋。”蒋老师说,这让她一辈子也无法忘怀。

  “我希望拥有一双翅膀!”谈起家庭,陈春梅老师有些失落,有些迷茫。两地分居的生活让陈老师每周都要奔波于家与学校之间,每周五夜半才能回到泉州的家,每周一清晨又要赶到莆田埭头上班。而且农村的公交又不发达,往往要半小时甚至一小时才能等到一趟车,“热心的同事怕错过回家的班车,经常骑车送我去镇上搭车。”陈老师说,家里人常劝她放弃这份职业,因为在泉州市区做家教的收入远远高过于此,但对教育的热爱及同事们的热心让她坚持了下来。

  在刘厝小学,学校领导感慨道:“现实是很矛盾的。一方面,我希望这些老师能去镇里的小学,条件更好,回家也方便;但另一方面,我又舍不得,我们的学校非常需要这些优秀的教师。”

  因为回趟家太远太难,郑玉莲老师很少回家,只能“以校为家”。学校生活虽艰苦,但最让她恐惧的是刮台风,再加上停水、停电,让她只想逃跑。四年来,因为想家、委屈、彷徨,她无数次默默流泪。但如今她已坦然地面对一切,“因为教师这个崇高职业赋予的责任,也因为那些可爱的学生给我的力量和勇气。”郑老师言语中不乏骄傲。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莆田查获三个非法储存烟花爆竹的窝点
下一条:莆田荔城下戴河东山沟清水等工程实施方案获批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