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莆田 > 莆田新闻 > 正文

我国首颗海风海浪探测卫星正式命名为“妈祖号”

湄洲日报   2025-11-03 15:06

  11月2日,在莆田湄洲岛举办的第十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上,我国首颗海风海浪探测卫星正式命名为“妈祖号”。

  “妈祖号”不仅是一颗卫星,更是守护航运、渔业等安全的苍穹“千里眼”,能实时监测海洋风浪状况,为开展海洋和气象预报、促进海洋资源开发、服务海洋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

  妈祖,原名林默,公元960年出生于福建莆田,公元987年因救助渔民而不幸遇难。她观天象、知气候,救海难、护平安,被誉为“海上女神”。在古代航行条件落后的情况下,妈祖故事传说给航海人以搏击风浪、无畏前行的精神力量。

  “妈祖号”卫星的命名,寓意深刻。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原主任林明森介绍,妈祖精神在海洋方面体现的是海上救灾。海洋卫星具有高、快、宽、全优势,能够进行大量多要素的探测,在海洋减灾防灾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自然资源部深入挖掘并阐释妈祖文化内涵,发挥其在建设海洋强国中的独特作用。研发的“妈祖·海浪”模式,首次替代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研制的海浪模式,并成功在国际推广应用。去年,在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举办期间,自然资源部正式向全球开放“妈祖”系列模式源代码,有效提升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海洋防灾减灾能力,为海洋预报业务发展、海洋科学研究等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据悉,妈祖文化在我国现代科技中的应用范畴不断拓展。今年7月,中国气象局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全民早期预警中国方案“妈祖(MAZU)”,迅速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共鸣。“MAZU”四个英文字母,分别对应多灾种(Multi-hazard)、预警(Alert)、零差距(Zero-gap)和普惠(Universal)的首字母。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指出,妈祖文化与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的理念高度契合,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该方案旨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定制化预警系统及中国防灾减灾经验。他表示,“妈祖(MAZU)”方案的提出,也标志着我国从全球气象治理的积极参与者转变为重要议程的贡献者和全球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彰显了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务实行动与大国风范。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公历3月23日为世界气象日,农历三月廿三则是妈祖诞辰日,这一时间上的巧合,也呼应了文化传承与科技使命之间的内在联系。(全媒体记者 黄凌燕 黄国清 卓晋萍)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全军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首
  • 男子晒妻子买了15双一样的勃肯鞋 网友:其
  • 2025年立冬时间是几月几号几点 今年立冬是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