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莆田 > 莆田新闻 > 正文

莆田秀屿:“编外教师”带出十音八乐少年队

福建日报   2022-11-23 11:53

  每周三的下午,秀屿区平海镇西柯村村民、十音八乐爱好者柯子忠等人便早早来到西柯小学的音乐教室,面对稚气的学生们,他们手把手、面对面,耐心教授传统曲牌演奏方法。

  莆仙十音八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经世代沿袭传承,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是具有浓郁地域特色且广泛普及的群众文艺活动。“近期在练习的曲目是《集贤宾》和《步步骄》,一共涉及十多种乐器,孩子们挑自己感兴趣的学,进步很快。”柯子忠说。

  西柯小学创办于1951年,是个典型的沿海乡村小学,现有15个班级、513名学生。2019年,乘着非遗文化进校园的热潮,学校成立起学生十音八乐兴趣小组。可在筹备之初,校内音乐器材匮乏,且无资金来源。得知学校面临的窘境后,爱心人士联系了本村企业家郑玉森,郑玉森随即捐赠5万元用于购买民乐器材。

  硬件已配齐,但很快,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西柯小学只有1名主修钢琴的音乐老师,对民乐并无涉猎。学校便向村民发出民乐指导“招募令”。没想到第二天,就有十来位能演奏各类器乐的民间老艺人出现,他们之中有民间剧团乐队演员,也有自小爱好器乐的退休干部、乡贤等。有了这些热心人的加盟,师资问题迎刃而解。

  “我们学了半辈子的手艺,现在需要换年轻一代‘守艺’,将优秀的民间艺术、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民间剧团老艺人柯仙振说。

  3年来,在老艺人们的辛苦付出下,一届又一届的十音八乐小乐手迅速成长,他们能够独自操持一门乐器,吹拉敲弹、各显技艺。

  “成立学生十音八乐兴趣小组,让校园文化烙上非遗的时代符号、注入传统文化的基因,既为传承民俗文化传统尽微薄之力,也有利于学校构建新的艺术教育模式。”西柯小学校长柯建清表示。(陈汉儿 林美红 陈风光)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日本民调显示石破内阁支持率跌至新低 仅20.
  • 美国务卿:将视俄提出的和平协议备忘录决定
  • 我国多举措促进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恢复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