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冬至莆田多部门提供便民服务 祭扫显文明
昨日冬至,许多市民前往壶山陵园、囊山福宝陵园、宝山陵园、东风公墓区等地扫墓祭祖。随着这几年“移风易俗,文明祭扫”活动的深入开展,今年冬至多个公墓几乎听不到鞭炮声。
市民用鲜花代替鞭炮,响应文明祭扫。
莆仙扫墓时间上有“清明前冬至后”之说。今年冬至逢周末,因此当日扫墓的人尤为多。早上7点许,记者在市区石兴路与荔城大道交叉口附近看到,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以及祭扫专线公交车早已到位,许多准备前往东风公墓区扫墓的市民在此排起了长龙。在现场,工作人员、志愿者引导市民不要携带鞭炮等易燃品上山,交警、民政等部门工作人员在路口执勤,维持交通秩序。
上午9点许,城港大道两边停满车辆,民警现场为祭扫人员保驾护航。记者前往位于新度镇大坂村的壶山陵园,园区入口处2块禁燃鞭炮的通告牌格外醒目。比起清明节,冬至祭扫人员有增无减,但绝大多数人不带鞭炮了。不少市民认为,不放鞭炮真是好,空气清新,又比较安静。
为积极响应绿色殡葬改革,壶山陵园在今年冬至首次推出“礼仪展示厅”,为逝者举行简短的人生告别会。
该陵园总经理黄嘉忠说,以前,逝者安葬时有焚烧物品等一些迷信做法,在陵园里显得很突兀,现在以播放音乐、诵念悼词等充满仪式感的方式来代替,既移风易俗,又表达了对逝者的尊重,受到市民的欢迎。此外,该陵园还设立医疗点、便民服务处等,现场配备一辆救护车和一名医生,为一些突发疾病、受伤的人员做救治;多辆纯电动车免费运载市民前往山顶,方便市民祭扫。各种便民服务,旨在不断深化宣传,倡导绿色殡葬,推行文明祭祀,共建美丽莆田。
临近中午,记者在涵江囊山福宝陵园看到,为推行陵园禁止燃放鞭炮举措,该园工作人员与墓主签订安全责任承诺书。同时,数十名联防队员现场宣传,推行低碳祭扫。
冬至期间,我市民政、公安、林业、城管等相关部门,加强安全保障,多措并举推行移风易俗祭扫活动,全力做好冬至祭扫服务工作。当日,一名老人在祭扫途中意外摔倒,在城港大道新度路段执勤民警现场施救,警车变救护车,紧急送医,化险为夷。
市殡葬监察管理处主任翁少敏说,各级民政部门安排1200多名工作人员到各公墓陵园、公益性公墓、骨灰楼(堂)为群众冬至祭扫提供服务保障工作,共接待祭扫人数近60万人次,不断倡导市民低碳、生态纪念先人,弘扬文明新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 (记者 吴伟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