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着力构建多元调解体系 维护社会和谐
记者昨从市司法局获悉,我市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将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建立多元化人民调解体系,充分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据统计,2018年全市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461件,调处成功5457件。
据悉,市司法局出台《莆田市个人调解工作室规范化建设办法》,打造专业化调解队伍。截至目前,全市共成立“庆元调解室”“启聪个人调解工作室”等44家个人调解室。其中2018年新增个人调解室7个,推出7个县区级金牌调解室、2个市级金牌调解室(候毅民心调解室和林庆元个人调解工作室),设立陈美金党代表调解工作室等“两代表一委员”调解室6个。成功探索总结出13种调处方法。
市司法局注重构建社会化调解格局和化解工作机制,先后指导创新赖店“三埔三联”联调联解工作模式,建设龙华镇“四金四联”、盖尾镇田头片联调工作等服务中心。持续深化“司法+协会”联调联解纠纷解决机制,推进村级调委会与平安协会“二合一”整合建设。仙游县成立“信访+老协会”“调委会与平安协会”等二合一调解机制,实现互调机制,最大限度利用协会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优化,构建边界联调工作机制。仙游县与城厢区司法局协作建立盖尾镇仙潭村与华亭镇油潭村的“双谭”边界联合调解工作室,仙游县与泉港区协作建立园庄涂岭边界联合调解工作室,有效地打破地域界限,实现了邻界互助的调解模式。
同时,为了实现多元化调解网络,市司法局还制定下发《关于完善提升莆田市1536多元调解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以全市四级综治(网格)中心为依托,积极参与搭建市、县(区)、镇(街道)、村(居)四级一体的多元化解网格化衔接指挥平台,运用“网格+调解”“政府+民间”“行业+专业”等多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手段,实行网上录入分流、交办督办、跟踪反馈、回访归档、责任倒查、考核评价等机制,形成数据应用、分析研判、案例指引等功能,不断提高指挥平台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一年来,全市人民调解组织共录入人民调解组织1103条,人民调解员2818条,典型案例库72例。(记者 陈光凯 通讯员 吴飞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