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虽为养女用心尽孝胜似亲生 道德模范林萍实至名归

湄洲日报   2017-08-03 10:14

  生活在一个由“六口人五个姓”组成的特殊家庭里,面对贫困、疾病,她任劳任怨,细致照顾着体弱的养父、失明的养母、疯癫的养父哥哥,用一双柔弱的肩膀,带给了全家人快乐、温暖。她就是城厢区霞林街道下黄村村民、莆田市首届道德模范林萍。

  林萍出生于1976年,7个月大时被下黄村的林杨、肖金钗夫妇收养。当时,林杨已40岁了,肖金钗是盲人,家中还有一个患病的大伯。为了分担家庭压力,林萍读完小学二年级后便辍学帮养父务农。随着养父渐渐老迈,家里的所有重担便压在了她一个人身上。

  在林萍20多岁时,养父疾病缠身,无法劳动。为了养家,又担心家里老人有急事找不到人,林萍每天起早摸黑到家附近的城南市场做搬运工。由于力气小,林萍每天都要比别人多搬几趟。长年超负荷的劳动,让她在年轻时便落下了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但她却总是忍着不上医院,“家里钱少,老人看病更重要,我年轻没事。”

  22岁时,林萍与江西籍青年余东林喜结连理。婚后,面对生活窘境,小俩口并未屈服,决心用自己的双手共同撑起这个家。多年来,夫妻俩省吃俭用,努力养家。他们起早摸黑,天未亮就到南市场做搬运工,一干就是一整天。余东林踩三轮车,体力消耗大,为了省下一顿点心,常常早上10点多才吃早饭。经过努力,林萍一家摆脱了完全依靠救济的生活。

  年迈的父亲、失明的母亲和疯癫的大伯都需要照顾,林萍非父母亲生,但对父母、伯父的孝敬赢得了邻里的好评。

  因常年操劳,林萍的养父体弱多病。为了给老人补充营养,林萍坚持从生活费中挤出“专款”,每天给老人订半斤牛奶。在养父病重期间,大小便失禁,林萍悉心照顾,从无怨言。而对盲人养母,林萍每次买食物回来,总是让老人先尝。考虑到养母腿脚不利索,走一小段路就需休息一阵,她总是随身带着小板凳,好让母亲随时可以歇息。由于精神障碍,伯父常常发脾气,林萍在照料时没少挨过打,可她从来没抱怨过。一次,神志不清的伯父误食了过量的安眠药,在医院昏迷了三天。情况危急,林萍日夜陪护左右,直至伯父康复出院。这件事后,林萍更加注重对伯父的照料,直至2014年底他安详离世。

  20多年来,林萍用平凡朴实的行动,演绎了超越血浓于水的亲情。她依靠自己的勤劳和节俭,促使家里的经济状况有了改善。她先后入围2013年全国“孝老爱亲之星”、荣膺福建省孝老爱亲“最美家庭”、首届感动莆田“十佳孝女”等荣誉称号。

  如今,林萍和丈夫也收养了一名女孩。他们相信依靠自己的双手,生活会越来越好。(记者 郑已东)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规模100亿元!平潭第三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 “风雨不停,我们不退”——福州各级各部门
  • “丹娜丝”停编!福州终止防台风应急响应!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