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区部门精准帮扶 助推“小作坊”迈向“大市场”
近日,平潭老字号“宋锦记”平潭鱼丸新厂房顺利投产,正式从传承近百年的家庭式作坊“升级”为食品企业。这一跨越的背后,是实验区相关部门多年来精准帮扶食品小作坊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
鱼丸生产现场
“宋锦记”平潭鱼丸新厂房所属公司为福建宋锦记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前身是以鱼糜加工为主的传统鱼丸工坊,传承三代,有近百年历史,过去工坊生产能力不足,既难满足扩产需求,也制约了企业市场扩张。“之前我们受限于产能,虽然时常有海外订单,但是都不敢接下来。”企业负责人宋美坦言,升级厂房、规范生产、提升生产效率成了他们的迫切需求。
这一诉求与实验区市监局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不谋而合。早在2018年,监管人员就看中该企业的发展潜力,将其列为重点培育对象,指导改进生产条件,助其获评“省级小作坊示范点”。了解到企业扩产的意愿后,实验区市监局开启全程“搭台铺路”:会同实验区投促委、农业农村局、经发局等多部门,助力企业解决新厂房选址问题,最终在君山片区松南村军粮供应中心落实场地;提前介入新厂房生产流水线图纸设计,多次现场指导科学划分原料处理、鱼糜制品成型、速冻、包装等食品加工关键区域,确保符合食品安全生产规范;安排专人指导许可申报材料填报,协助健全食品安全制度,协调缩短办理时限,让企业“少跑腿、好办事”。
如今,福建宋锦记食品有限公司新厂房按食品生产车间高标准建设:采用绿色环保材料,强化防火安全,还引进国内先进鱼丸加工设备,产能较转型前提升150%。“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后,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鱼糜加工生产线,提高生产能力,有力保障食品安全。同时,我们也可以推动销售渠道多元化,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宋美表示,接下来企业不仅计划拓展东南亚、非洲等海外市场,还将丰富产品品类——围绕平潭特色传统美食开发酒席菜品、特色小吃等,同时推进研学项目和校企合作。
近年来,实验区市监局聚焦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立足市场监管职能,通过政策引导、精准服务、技术赋能等举措,推动实验区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切实将民生实事落到实处。
“推动小作坊‘扩生产、升品质、提效益’,是我们服务民营企业的重要抓手。”实验区市监局食品处处长黄秋文表示,他们将持续关注本土特色食品企业发展,用精准帮扶让更多“小作坊”迈向“大市场”。(融媒体记者 林小玉/文 林君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