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进入流感高度活跃期 这波流感怎么防?福建疾控这样说
18日21时许,虽已入夜,但协和医院平潭分院儿科发热门诊内仍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就诊。
据介绍,近期儿童流感病例增多,儿科发热门诊接诊量明显增大,每日接诊量有百余人。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首诊发热患儿必须到发热门诊就诊,并按规定进行核酸检测。此前,实验区共设置实验区医院(老院区)、协和医院平潭分院及中医院三个发热门诊,后来受人手限制,实验区医院(老院区)关闭发热门诊。又因5月以来,平潭持续降雨,毗邻中医院发热门诊的一栋民房倒塌,考虑到患儿安全,医院发热门诊暂停接诊,导致多数发热儿童都集中到协和医院平潭分院,出现病例增多情况。
“儿科发热门诊接诊量增大,也造成了患者需等候较久。为此,我们紧急协调了中医院和其他卫生院的医生支援。”实验区社会事业局副局长李郁梅说,“由于目前全区只有协和医院平潭分院开设发热门诊,因此就诊情况比较紧张,我们也会加强与医院的联系,持续关注,及时解决。”
同时,为了避免患儿重复感染,缓解发热门诊就诊压力,院方表示,首诊发热的患儿必须到发热门诊就诊,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为阴性的情况下,复诊时可到普通门诊就诊。(融媒体记者林小玉 江信恒)
链接
这波流感怎么防?福建疾控这样说
什么是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其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所以也称季节性流感。进入流感流行季节,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常发生暴发疫情。引起季节性流行的流感病毒通常为甲型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病毒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目前我国南方省份流行的病毒主要是H3N2。
流感流行有何特征?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常见潜伏期为1-4天(平均2天),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
流感有什么症状?
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
流感如何防治?
1.接种疫苗。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据国家流感中心监测数据,本次流行的A(H3N2)流感病毒多数为2021-2022年流行季疫苗株的类似株,提示去年接种的疫苗对本次流行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2.非药物措施。预防流感的非药物措施包括:要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动;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出现流感样症状后,患者应居家隔离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流感样症状患者去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2.药物治疗。常见的抗流感病毒药有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以及血凝素抑制剂阿比多尔和聚合酶抑制剂法匹拉韦等,早期尤其是发病48小时之内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能显著降低流感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特别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因为药物的使用有适应症及禁忌症,所以一定要在临床医生指导下用药,切勿自行用药,以免产生不良后果。(来源:福建疾控)
延伸
南风天也要通风防流感
6月以来,南风天唱起了主旋律,很多人家里潮到发霉。为了避免“南风”进入室内,大部分市民选择门窗紧闭,殊不知此举更容易患上疾病。
那么,这种天气市民该注意些什么?协和医院平潭分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陈樟表示,首先,要警惕流感,20到30℃最适宜流感病毒生长,家里一定要保持通风,特别有老人的家庭。因为湿度太高,呼吸道致病菌容易滋长,容易诱发COPD、支气管扩张疾病。其次,要警惕皮肤病,最近小儿湿疹处于高发期,要尽量保持家里环境干燥与通风,通完风马上除湿。还要多饮水,增加体内代谢,多吃蔬菜和水果,增加体内维生素的含量,去公共场合要戴口罩,回家先洗手。(融媒体记者 林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