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云上”开庭新模式 平潭首起成品油犯罪案件公开审理
近日,平潭法院依法公开审理被告人施某等三人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一案。这起案件是实验区“扫黑除恶”打击非法储存经营成品油专项治理斗争开展以来开庭审理的首起案件。
在有效协调与多方配合之下,平潭法院实现了法庭与监所视讯专线“零的突破”,闯出了一条“线上+线下”审理的新路子,为案件依法从快办理,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转化开辟了有效途径。
线下协调多方助力
2018年5月以来,被告人施某等三人,在未取得成品油经营许可及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的情况下,多次低价购买无正规手续柴油,并利用改装车辆,将所购柴油非法销售至平潭各项目工地。期间被告人施某参与销售的金额达528912.24元,被告人施某乙参与销售的金额共计72713.2元,被告人施某丙参与销售的金额共计65751.2元。
庭审中,三名被告人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均供认不讳,表示认罪悔罪。
开庭日子在即,又值疫情防控时期,但在押被告人难以出所参加庭审、看守所也不具备远程视频条件,这两个难题该如何解决?
对此,平潭法院积极探索,与多方单位反复协调,监所方同意了法院视讯专线进监所的方案、电信公司将数据提速下放时间从十天缩短到24小时、防疫中心工作人员快速对技术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并及时跟踪进展提供检测结果,社会事业局送来了紧缺的防护服、护目镜……以上举措都为案件线上审理创造了充分条件。
云上开庭高效便捷
“现在开庭!”日前,平潭法院刑庭法官敲响了法槌,电脑显示屏上显示出看守所内施某的身影,被告人施某乙、施某丙(均取保候审)则在法庭现场参加庭审。庭审现场,法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分别核实各被告人身份信息等情况,而后公诉人宣读了起诉书,公诉人、法官分别对各被告人进行线上、线下交叉讯问,经过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最后陈述等程序,整个过程有条不紊。
与往常不同,在开庭之前,平潭法院首次使用远程视讯方式开展线上“认罪认罚”工作,实现了“零接触”办公。
庭前“认罪认罚”具结是由值班律师与被告人施某隔空“连线”,远程告知被告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普通程序的适用条件、法律后果和诉讼权利,对案件事实、罪名及量刑建议的后果提供了法律意见和建议,同时对被告人施某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确保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在视频记录下,值班律师见证被告人签署同意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普通程序具结书。
“这是为了充分保证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同时推动疫情防控期间认罪认罚工作顺利开展。”平潭法院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这起案件采用了“线上+线下”审理新模式,有效解决了在押被告人无法到庭参审的难题,拓宽了“云”审判新路径。(何燕 通讯员 卓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