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竹屿湖公园景观升级 满园春色关不住

平潭时报   2020-03-06 11:16

  “自然、生态、野趣”,这是竹屿湖公园给人的感觉。作为城市与自然的“过渡带”,竹屿湖公园坐拥优美景色,可见往来飞鸟。近年来,得益于平潭竹屿湾生态整治与修复项目,竹屿湖公园景观得到很大提升,让人身处城市便可感受生态之美。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不少市民趁着春光,戴上口罩出门进行短暂放风,而竹屿湖公园成了市民热衷的选择。近日,记者探访竹屿湖公园,感受这座公园改造升级后的新变化。

竹屿湖公园满眼绿意

景观设计融入贝壳元素

“休闲圈”赏景健身两不误

  竹屿湖公园地处于竹屿湖西北角,公园环湖而建,总体呈倒U型。站在公园主入口处看到,公园呈开放式,小广场前矗立着一块石雕墙,上面镌刻着“竹屿湖公园”字样,一旁立着一个贝壳造型的雕塑,朴素低调,秀气大方。

  进入园内,一条条宽阔的主园路分叉交错向前延伸,蓝色和黄色的线条将地面有序分成漫步道和骑行道,沿途中还设置了休憩座椅,营造出动静皆宜的休闲之所。

  竹屿湖公园占地面积548亩,根据不同功能分为三分区,一分区主要功能为妈祖文化园,建设内容主要有妈祖庙、妈祖文化廊道、妈祖雕塑广场、相思亭等;二分区为运动休闲区,设有篮球场、足球场、极限运动等;三分区主要为休闲活动天地,设有休闲广场、条石观景区、花叶台等。

  竹屿湖公园集休闲、运动、观景、改善环境等功能于一体,其中打造了众多的运动设施,为市民提供健身锻炼好去处,获得了市民点赞。“平潭的公园很少配套足球场、篮球场,过去我们想打个篮球都不容易。这里空间感很好,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公园。”市民高朝兴说。

“白鹭桥”人文景色入眼来

  作为平潭重要的生态湿地,竹屿湖一直都备受候鸟青睐。每年迁徙之际,总能在竹屿湖周边看到许多白鹭的踪迹。正因如此,白鹭成为竹屿湖公园的一大特色,在景观风貌打造上融入了“白鹭”元素。

  沿着湖岸边漫步,只见一座白色的大桥横跨湖面,造型独特,气势恢宏,倒映在水中,给人一种“水在路中,桥在景中”奇妙感受。这座竹屿湖大桥的桥墩设计感十足,整座大桥共有48个桥墩组成,每个桥墩造型呈V型,如同一只只展翅飞翔的白鹭轻掠湖面,勾勒出一幅“波明起白鹭”美景。

  “竹屿湖大桥是以‘鹭起莺飞’为设计主题,用白鹭造型的V型桥墩来体现大桥的生态艺术感,这也是竹屿湖公园的一大设计亮点。”刘宙煌说,“竹屿湖大桥位于竹屿湖路中段,全长约269米,于去年8月开通放行,未来将成为平潭重要的城市景观轴线。”

  除了大桥外,公园内的地面建筑造型也颇具特色。记者了解到,园内配套有2个公园管理房,1个多功能用房以及6个公厕等服务性用房,这些建筑风格统一,都融入了平潭石头厝的元素,古色古香的石头厝造型搭配上大面积的玻璃窗设计,既有传统的“平潭风”,又体现了现代艺术设计的意境感。

“大氧吧”满眼绿意惹人醉

  穿行在偌大的公园,一股清新、幽静之感扑面而来。道路两侧,高山榕、红叶石楠、黄槿、南洋杉、木棉树等多种乔木错落有致搭配种植,给竹屿湖公园穿上了一件厚重的“绿衣裳”,满眼绿意,让人沉醉,营造了一个湖边岸畔的天然“大氧吧”。

  “竹屿湖公园的绿化投入很大,整个项目面积为548亩,其中绿化景观总面积达527亩,乔木32000多株、灌木66000多株,绿化草坪面积超38万平方米。”刘宙煌说,“这些绿化带有很好的科普功能,我们在每种乔木树种前设置了二维码,游客可以通过扫码认识植物的名称和特性。”

  竹屿湖公园在整体景观设计上充分体现了保护自然景观,强调因地制宜,以“城市与水的对话”为设计理念,展现出一幅滨水、活力、宜居、生态的美好画卷。“过去,竹屿湖周边的环境受到海水养殖的影响,造成了生态污染,在实验区开展竹屿湖生态整治与修复之后,建起竹屿湖公园,这里的环境越来越好。”刘宙煌说。

  清澈的湖水缓缓流淌,幽幽的绿植自然延伸……置身竹屿湖畔,不仅可以感受水光潋滟的清秀之美,还可以感受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体现竹屿湖公园的生态功能,引进了雨水收集构筑物、雨水花园、绿色屋顶等绿色环保概念,进一步改善城市水环境,将城市装点得更加美丽。(陈小欢/文 林映树/摄)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松溪县按合理密度布点投放5.65万只“生物防
  • 邵武:竹产业“一类事”窗口上线
  • “端午”小长假福建预计发送铁路旅客284万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