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丨平潭:保护生态环境 擦亮海岛名片

平潭时报   2019-11-21 11:28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平潭的‘真宝贝’,不能毁了‘真宝贝’,引来一些损害环境的‘假宝贝’。”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1月到平潭考察时语重心长的叮嘱。近年来,平潭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围绕沙滩保护、防护林建设、饮用水水源保护、绿化工程、大气污染防治等社会关切、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攻坚创森 增绿建景

  “国家森林城市”是我国在城市生态建设方面的最高荣誉。日前,平潭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今年,实验区结合“绿岛花城”建设行动,提出“以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岛为目标,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动力,力争三年新增森林面积2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使实验区沿海防护林体系更加完善,城乡绿化景观风貌进一步提升,造林绿化总体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的奋斗目标。

  统计数据显示,平潭在创森期间共完成造林面积954.87公顷;新建公园绿地面积126.33公顷,新增附属绿地面积52.26公顷,新增防护绿地面积57.86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02平方米;乔木种植面积占绿地面积71.28%,街道树冠覆盖率达30.74%;全区完成道路绿化面积126.05公顷,道路林木绿化率达85.22%;新增水系绿化面积48.81公顷;建设绿化示范村33个;新增绿道73.03公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守护好实验区的蓝天、碧水、净土。”实验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完善基建 改变市容

  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只是平潭生态修复与保护取得实质性成果的一个缩影,平潭秉持着“在保护中合理开发,在开发中有效保护”的理念,通过“七大攻坚战”和“八大工程”,不断开展环境整治工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截至目前,在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方面,实验区共拆除关闭生猪养殖场145家,家禽养殖场64家;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9002亩,占比70%,其中12个项目已完成建设任务;森林覆盖率从1949年的0.3%上升到今年的37.3%;2017年、2018年以及2019年上半年,实验区连续三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均稳居全省九市一区首位;2017年以来,三十六脚湖水质Ⅲ类达标率保持100%……

  近年来,平潭还加快完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旧城区三座转运站,其中中湖、园西生活垃圾转运站已全面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城东垃圾转运站项目已进场施工,计划于2019年底前建设完成主体建设;新建5座非旧城区垃圾转运站,目前澳前、鸡公山、天大山、岚城、敖东5座转运站均已开工建设,确保2019年底前完成项目主体建设;今年10月底,餐厨垃圾处理厂投入试运营;新改建三格化粪池,2017年完成7692户,2018年完成4000户,2019年完成2000户。为完善我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加强垃圾处理设施设备的监管,积极推动“智能环卫”监管平台项目建设,通过环卫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和智能化运行管理手段,对全区环卫工作全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切实提高环境卫生作业质量水平,一批垃圾污水收集处理的基础设施相继配齐……

  结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平潭于4月份开始着手南海、东庠、屿头等地的污水处理厂的问题整改工作。日前,实验区27座农村污水处理厂已整改完成,实现正常运行。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中国旅游日”福州送出大礼包 总有一款适
  • 福建新增42个学士学位授权专业
  • 两大成果发布区亮相海交会主会场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