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更净、家更美!实验区供水管网和污水管网改造成效显著

平潭时报   2019-11-01 11:08

  近年来,平潭的建设高歌猛进,但城乡人居环境仍存在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其中,农村供水不足、旧城区“雨污混流”等问题成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突出矛盾之一。今年,实验区启动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备受市民关注和期待的“供水管网和污水管网改造项目”被列入其中。

  据了解,供水管网和污水管网改造项目分澳前西片供水管网工程、旧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全区污水管网改造项目三个部分展开,经过近一年的改造,目前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管网进村 让百姓喝上放心水

  29日上午,记者在磹角底村看到,村内的一条主要村道旁被挖开了一条边沟,工人们正在往边沟内埋设供水管。虽然施工给道路通行造成了一定影响,但还是得到周边村民的大力支持。

  家住磹角底村的村民何文佑对项目十分关注,经常跑来询问工程进度。“听说修完以后就有自来水喝了,对我们来说是大喜事、大好事!”何文佑说。原来,磹角底村的主要生活用水还是依靠井水,隔三差五就会出现水不够喝的情况,供水管网进村对这里的村民来说,是盼了多年的事情。

  村民何超平表示,因为长期的水资源匮乏,目前整个磹角底村的地下水已经不能满足村民的生活需求,“因为缺水,每天都要买矿泉水,现在就盼着能早点通上自来水。”何超平说。

  据悉,澳前西片供水管网工程在今年5月底开工建设,主要就是为了解决龙南村、龙北村、前进村、磹角底村居民的缺水问题,满足群众日常用水需求。“待我们把这些供水管网埋进村道,就可以实现和市政道路主干管相连通,然后这里的村民们就能够喝到自来水了。”澳前西片供水管网工程项目负责人李德表示。

  据统计,澳前西片供水管网工程的铺设管道总长度约93公里,二次加压泵站3座,项目总投资约2623万元。截至目前,项目累计完成路面破除13.04公里,破路8.3公里,埋管6.2公里,累计完成投资600万元。“预计今年12月底可以完成项目建设,让百姓尽快喝上放心方便的自来水。”李德说。

  除了农村供水管网改造,旧城区的供水管网改造工程也被提上了日程。据了解,今年实验区计划改造旧城区老旧灰口铸铁管、镀锌管总长约10公里,涉及小湖庄、西湖庄、红湖庄、西林庄、新垄庄、红山庄、燕山庄等,项目总投资预计1010.77万元。“项目目前处于中标结果公示阶段,计划今年11月初开工建设,今年12月底完成项目建设。”李德说。

  实验区交通与建设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将督促项目业主单位加快推进前期手续,确保能在今年年底前完成10公里供水管网改造施工并投入使用。

  雨污分流 让污水安全无害排放

  如果说,供水管网的改造,让城乡居民能喝上放心水,那么污水管网的改造,则能让污水实现安全无害化排放。长期以来,因为旧城区雨污水管混流,居民日常生活的废水直接下排到雨水管道,给道路的卫生和居民的生活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

  据了解,平潭于2017年开始启动全区污水管网改造项目,通过对旧城区背街小巷的改造,实现雨污分流。

  今年8月,由平潭市政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实施的旧城区背街小巷道路改造工程三期19条旧路已经全部改造完毕,比原计划工期提前了近5个月。据悉,该项目自2017年2月启动后,共改造旧城区道路34条,覆盖了城东社区、城中社区、桂山社区以及东门社区,目前已全面完工。

  29日,记者来到中银路附近,只见新铺设的道路干净整洁,道路两旁还新装了一排路灯。居民郑辉介对新修的道路赞叹有加:“以前道路崎岖不平,很不规范。现在路修好了,停车规范了,下大雨也不积水了。”

  旧城区背街小巷道路改造工程项目负责人陈强表示,旧城区道路改造解决了老城区部分街巷道路因市政管网老化严重、不完善等原因给城市居民带来生活不便的问题,对提升旧城区整体形象,及满足周边居民生产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老旧的管道,因为雨污混流,很容易堵塞,对周边的环境也不好。我们实行雨污分流以后,就可以很好解决这些问题。”陈强表示,工程项目不仅对路面进行了雨污分流,还进行道路拓宽,升级了地下综合管廊,实现市政雨、污分流,水、电、气全覆盖。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周祖翼在福州调研高校
  • 福建经济“新”观察④:向“新”跃迁,助力
  • 以星航运美西电商快线ZX2复航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