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110勤务机制改革成效初显:路面见警率提升 群众安全感更强
精准 高效 便捷 平潭110勤务机制改革成效初显
路面见警率提升 群众安全感更强
近日,实验区公安局110勤务机制改革正式启动,进一步完善警情处置工作机制,实现静态控制型警务向动态反应型警务转变。打“110”电话是否更“灵”?出警是否更快?带着一系列百姓关心的问题,记者深入平潭110勤务值班室等地,进行实地采访,了解改革工作情况。
接处警实时监测 执法高效有保障
在平潭110勤务值班室,大屏幕上的网络视频监控画面不断变化着,平潭公安110巡警的日常执法活动都能在监控视频里看到。值班民警王允捷盯着屏幕,查看执法现场有无异常。
据王允捷介绍,这是平潭公安建立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通过该系统,平潭110勤务值班室可以实时观看前端民警执勤巡逻及出警、处警的画面,实现民警处警全过程可视化监控。
“前端民警所配备的4G执法记录仪,也可实时回传画面至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并自动存储在后台数据库。”王允捷说,通过实时监测,可随时掌握民警出警处警现场情况,为前端执勤提供数据支撑和紧密的增援指挥调度。
可视化指挥调度 出警更快更精准
“110指挥调度每快一分钟,就有可能及时制止一次重大安全隐患事件,更有可能救回一条生命。”王允捷说,在此次改革中,平潭公安还推出了另一个“法宝”—— 平潭公安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110指挥情报中心运用该平台,可实时定位平潭公安110巡警和警车的位置。一旦发生警情,110指挥中心便可直接指挥附近民警出警,实现就近派警。
不仅如此,110指挥情报中心还可通过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给民警发送派警短信,内容包括警情的时间、地点、内容、联系方式等,为民警的快速出警提供精准的定位支撑。
“通过垂直指挥,可提高快速反应和打击处置能力,真正做到指挥调度‘看得见、听得到、指挥得了’。”王允捷说。
据介绍,通过平潭公安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不仅可实现全区重要路口、重点部位、二级指挥平台、巡逻处警人员、巡逻车内外状态及接处警等全过程可视,推动公安巡逻处警工作,达到“主动预警、精细布警、多维接警、动中处警”要求,提高巡逻处警效率和群众满意率。
多形式动态巡逻 险情处置快速及时
“帮帮我,我儿子头磕破了,一直在流血!”18日19时02分,平潭公安110巡警余志艺、许元鑫在潭城中路巡逻时,一位驾驶闽A978HC车辆的游客向巡警求助,称其儿子头部受伤,血流不止,因该游客是从省外自驾来平潭游玩,遇到险情不知所措。听完男子的求助后,两位巡警立刻为该名游客开辟绿色通道,迅速引导至平潭协和医院。
通过此次改革,打造“有警处警、无警巡逻、车巡为主、步巡为辅、就近处警、梯次增援”的勤务模式,不仅全面提升了路面的见警率、管事率和及时处置率,还实现了静态控制型警务向动态反应型警务转变,更让辖区群众切实感受到“警察就在身边、平安就在眼前”。
“街上巡逻的警车,就是看得见的安全。”市民林桂琴如是说。自平潭公安110巡警正式上岗执勤一周以来,共接到有效警情113起。其中纠纷求助类警情87起,现场警情处理率达80%,纠纷求助类警情了结率达100%。
“根据一周工作情况,接处警工作达到预期目标,取得初步成效。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按‘以人民为中心,做人民的保护神’的工作理念,为全区人民的安定稳定,安居乐业,奉献青春和力量。”实验区公安局治安巡特警支队四级高级警长、平潭110巡警负责人林代武说。(陈梦菲/文 江信恒/摄 见习记者 薛文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