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岛花城”建设刷新平潭颜值 全民参与氛围浓
核心提示
今年2月,实验区出台了《绿岛花城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以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岛为目标,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动力,以“三点四沿”(集镇中心点、旅游景点、交通枢纽点,沿线、沿路、沿海、沿溪)为重点,持续加强生态屏障建设,大力实施城区绿化、通道绿化、景区绿化、乡村绿化。明确用3年时间,力争新增森林面积2万亩以上,全区森林覆盖率到2021年达40%,让实验区沿海防护林体系更加完善,助推城乡绿化总体水平迈上新台阶。
自《方案》发布以来,一场“增绿”行动在平潭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生态屏障建设、城区绿化建设、通道绿化建设、景区绿化提升、乡村绿化美化等,围绕实验区各个角落的各项“绿化行动”纷纷启动。如今,行动已实施近半年,捷报频传,为实验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绿色成绩单”。
实施生态修复
万亩绿地稳推进
早些年的北厝镇湖南村鹅头湾原本树木茂密、景色宜人,却因某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违反用电安全规定,造成电路短路,引发森林火灾,烧毁森林百余亩、毁坏林木2万多株,致使美丽的鹅头湾满目疮痍。
在“绿岛花城”建设行动方案确定后,鹅头湾的生态修复项目迅速被列入其中,规划改造面积160亩。对烧毁林木进行清理和修复补植,并结合周边景观风貌,共种植平潭适生景观树种富贵榕、南洋杉、秋枫、宫粉紫荆、黄花风铃木、黄花槐等乔、灌花木1100多株;撒播草种、栽植地被面积共3万平方米,将其打造成集警示教育、法治宣传、旅游观赏、健康养生为一体的特色生态旅游项目。项目于今年3月底开工,历时两个月完成修复工作。如今,这片林地重新焕发往日的美丽,成为百姓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像鹅头湾一样的生态修复项目在“绿岛花城”项目建设中还有不少,如坛南湾沿海基干林带修复、龙里工区防护林改造绿化、三十六脚湖生态修复等项目。
“对于‘绿岛花城’项目的实施,我们从项目建设用地保障、项目规划设计、项目建设资金保障等工作入手,为项目准时启动实施奠定基础;在实施过程中,建立项目建设信息报送和督导机制,发挥林业和园林部门监管职能,抽调专技人员分组开展现场施工质量监管工作,保证工程质量。”实验区农发局林业办主任卓华玲说。
据了解,实验区本次“绿岛花城”建设行动,计划实施20个项目,总建设面积达12945亩。据统计,现已完工12个项目,完成建设面积8506亩,占比66%。其中截至今年7月30日,金井大道至澳前西路绿化提升项目完成量超过90%;老城区绿化提升和金井新城绿化项目完成量均超过70%;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苗木储备基地等3个项目正在如期施工。
打造乡村绿化
绿色景观添新颜
乡村绿化是今年“绿岛花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绿岛花城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实验区农发局林业办根据前期调查摸底,计划在2019年对45个村庄开展村庄绿化行动,采取免费为村庄提供树苗的方式,积极推动乡村绿化。
这个消息让这些村庄的村干部和村民都兴奋起来。树苗还没到,多个村庄的村民们已经按捺不住,纷纷做好准备。树苗到位之后,在今年4月的一段时间里,每天早上7点左右,流水镇大澳村村道旁都闪动着村民们忙碌的身影,挖坑、填土……村民们为了让树苗在村内安好“家”,每天早上都早早起来开展义务种树。“每天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小树苗,总觉得村路一天天变美,我很开心。”流水镇大澳村村民林吓泉说,植树造林、绿化环境,也是留给下一代的宝贵财富。
“针对我区气候环境和绿化村立地条件,我们林业办坚持适地适树原则,认真筛选出18种适生乔木、灌木、果树供各村选择。并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对乡镇分管领导和参与绿化村建设的村干部进行树种选择和栽植方法的培训,并给他们发放绿化苗木简介和技术手册。”卓华玲说。
除了大澳村,在实验区绿岛花城办和林业部门的积极协调下,各个乡村都动员起来,如何做好植树造林,成为村民口中的家常话题。如今,一棵棵茁壮挺拔的树苗在村道旁、住宅旁摇曳生姿,也寄托着村民让环境更绿更美的期望。
据统计,截至5月31日,全区52个乡村共栽植各类绿化苗木6.77万株,其中乔木2.19万株,果苗2.97万株,花灌木1.61万株;折合绿化面积541.9亩,占任务数500亩的108.4%。
“之前我们已打造了一批像苏澳友谊村、敖东青官顶村、平原当盛村等绿化示范村,这些村庄的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提升。接下来我们将做好今年绿化村的养护检查指导工作,让这些村庄的绿化得到质的提升。”卓华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