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共同家园建设“路”更宽“心”更近
作为全国唯一的综合实验区,对台工作是平潭的初心与使命。
今年以来,在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平潭紧紧围绕“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桥头堡”的目标,着眼台湾“基层一线、青年一代”,深化融合、扩大交流,加强经贸合作、推动应通尽通,出台两岸融合发展36条措施,两岸同胞共同家园工程不断取得新突破。
年中,两岸同胞共同家园工程晒出“成绩单”。这半年来,实验区对台工作成效显著。人货往来更便捷了。平潭至高雄的货运航线正式开通,平潭在大陆率先实现对台湾北、中、南港口货运航线全覆盖,”两岸应通尽通、平潭先通”的愿景变为现实……
经贸合作更密切了。平潭积极推进一批涉台项目建设,台湾农渔产品交易市场交易平台上线,成为两岸经贸合作的新亮点。此外,利亚船厂影视基地、快递物流中心等项目也正加速推进……
融合发展更深入了。平潭先行先试,在旅游、建筑、环保、医疗、教育、农渔业、冷链物流等领域扩大对台资质及行业标准采认,积极拓展基层融合试点面,深化社会公共管理融合,并有序推进台胞社区建设……
通
推动两岸应通尽通开启新征程
今年年初,平潭和高雄之间开通了一条新的货运航线。在航线开通前,高雄的农渔产品运到大陆需要两三天时间,而走这条航线仅需9个小时左右。对高雄来说,这意味着两岸市场通道的畅通,为“人进得来,货出得来”开了一个好头;而对于平潭来说,这意味着,平潭的货运航线率先覆盖了台湾北、中、南港口。
“高雄首航平潭那天,我就在高雄码头将十个货柜的水果与渔产品送上了‘台北快轮’。直航不仅节约时间,还节省营运成本。”台胞苏庆和是此次航线开通的直接受益者,他兴奋地说,接下来还将与平潭企业家合作,将企业落地平潭。
如今,“平潭—高雄”货运已经实现常态化运营,两周一个航班。航班主要运输台湾的冰鲜和水果,既解决了台湾果农销路问题,又满足了大陆市场的需求。此外,这也得益于台湾农渔产品交易市场的上线运作,打通了“产销对接”关键点。
据实验区相关负责人透露,近日,交通部、国台办已正式批准同意开辟平潭至高雄的客运航线,这将成为继年初开通两地货运航线后的又一次重大节点。平潭也将在大陆率先实现对台湾北、中、南港口客货运航线全覆盖。
“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拓展对台航线、增加航次、便利化通关程序,坚定不移地打造高速、稳定、密集、经济的两岸贸易物流主通道。”实验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说。
如今,“海峡号”“丽娜轮”“台北快轮”三船齐开、三线并行,实现了平潭至台北、台中、高雄航线全覆盖。今年以来,岚台航线的客轮航班运送旅客10.7万人次,其中台胞6.3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41.2%、34.9%,岚台“一日生活圈”变得更加形象具体。
得益于两岸密集的航班和便利化的通关,平潭跨境贸易也取得了新突破。上半年跨境电商保税进口入区货值3.32亿元,比增64%;出区452.12万票,比增392%;出区货值4.15亿元。快件进出口167万件,比增90.6%;货值约4.5亿元,比增154%;重量约6878吨,比增217%。
融
深化岚台交流融合取得新成效
一直以来,平潭都十分重视对台交流,举办了各种各样的论坛、赛事,其中共同家园论坛作为平潭的品牌活动,两岸同胞知晓度和参与度最高。
今年6月,第八届共同家园论坛如期在平潭举办。本届共同家园论坛以“融合发展互利共赢”为主题,吸引了900多位来自两岸的各界人士汇聚一堂、献计献策。论坛期间还同期举办了第四届海峡两岸村里长交流大会、两岸(平潭)农渔产品交易会和第二届海峡仲裁论坛等活动,促成两岸13对村(里)签订合作协议书,5对宗亲互换族谱,签约农渔产品采购订单10笔,交易货值达7.35亿元,引发台湾媒体报道120多条,成为历届以来两岸基层参与面最广、两岸业界参与度最深、活动实效最凸显的一次盛会。
共同家园论坛已成为海峡论坛的重要品牌、平潭的形象名片,更是两岸经贸、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据悉,今年以来,实验区举办了第六届两岸职工自行车赛、第八届海峡两岸(平潭)跆拳道交流赛等两岸论坛赛事活动22场次,累计吸引2000多名台胞参加。
举办论坛、赛事之余,平潭也积极“引进来”和“走出去”,提升岚台交流层次和实效。在“走出去”方面,半年来,组织区直单位、乡镇村(居)、姓氏宗亲团组29批次300多人次赴台交流,学习台湾先进经验,促进合作;在“引进来”方面,重点推动两岸国学、南岛语族、海坛海防等文化交流,今年以来累计接待台湾各类团组104批次、台胞8000多人。
除了全力推动岚台交流,实验区在社会融合方面,也积极探索、创新。一方面,进一步拓展了两岸基层融合试点面,融合试点面覆盖11个乡镇45个村(居)。另一方面,深化社会公共管理融合,区直单位、国有企业今年新招聘32名台湾员工。如今,全区有425名台胞加入14家社会组织,同比增加50人。台胞参与司法管理范围进一步扩大,实验区设立了首家台胞个人调解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