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法院:构建特色涉台审判机制 营造高效法制化营商环境

福建日报   2018-11-21 16:18

  2016年7月,平潭综合实验区人民法院正式揭牌成立,同日自贸区法庭揭牌,至今,2年有余。

  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该法庭共受理各类商事案件、知识产权案件共计1699件(包含自2015年4月至2018年9月30日受理的涉港、澳、台、外案件249件),审结1631件,审结率96%,法官人均结案544件。

  平潭既是实验区,也是自贸区,实行“一岛两标”,具有“涉台、涉自贸区”元素叠加的特征。故此,2017年2月,平潭法院整合成立了自贸涉台审判团队,为当地营造法治化、国际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

  两岸融合,特色涉台审判机制“保驾”

  涉台、涉自贸区纠纷法律查明机制,是平潭构建特色涉台审判机制的一个生动实践。

  去年12月,平潭法院法官郭淋通过网络视频方式,与台湾某法律事务所的黄律师连线,请他对其提供的一起涉及台胞遗赠纠纷法律查明报告进行解读。

  这起台胞遗赠纠纷的遗嘱人系我国台湾地区居民,去世前的经常居住地是台湾,该纠纷适用台湾地区有关规定进行审理。如此一来,如何查明台湾地区有关规定?查明结果是否权威?成为妥善审理该案的关键。

  平潭法院运用涉台、涉自贸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开展涉台纠纷法律查明工作,得到当事人的认可。“将法律查明工作交给专业机构,还有专家解读报告,查出的结果我很放心,也很认同。”这起台胞遗赠纠纷案的原告刘女士告诉记者。

  2017年6月,经海峡两岸法律专家咨询顾问论证,平潭法院与海峡两岸仲裁中心共同制定了《涉台、涉自贸区纠纷法律查明实施规则》,明确了查明法律的范围、流程衔接、答复程序和免责条款等方面事宜,涵盖6大类23个方面,为依法维护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提供智力支持。

  “目前,大陆其他开展‘涉外法律查明机制’的地区,如前海、厦门等,主要依托当地高校的教师队伍或第三方服务机构,平潭基于当事人申请或依职权需要查明法律的,委托海峡两岸仲裁中心开展查明工作,由熟悉台湾规定的台湾专才提供查明服务,这是最大的亮点,具有权威性、高效性、便捷性。”平潭法院自贸区法庭负责人陈爱心说。

  据悉,平潭法院研究出台《关于涉台民商事案件中适用台湾地区有关规定的裁判指引(试行)》,开通台胞绿色通道,聘任台胞陪审员、调解员,推动两岸司法互助规范化,聘请19名海峡两岸法律专才(包括9名台湾专家)担任专家咨询顾问,借助法院、仲裁、调解中心等多方力量,实现和解、第三方协调、商事仲裁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与诉讼的有序衔接。

  作为两岸两岸融合的桥头堡和试验田,平潭还设置台胞权益保障法官工作室,实行“定期驻点办公+预约集中服务”的工作模式,聘任10名熟悉两岸政策法律、了解风俗民情、威望高的两岸人士担任涉台案件特邀调解员,为台胞、台企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

  今年7月,平潭法院自贸区法庭接到了一起有关租赁合同的纠纷,两家公司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争议,到法院要求确认双方签订的租赁合同已解除,租赁方要求被租赁方支付租金、房屋占用费、违约金、物业管理费等,后者不予认同。

  平潭法院受理该案后,在征询双方意见后,将该案移交给涉台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并由双方共同选择台胞调解员进行调解。“双方经过两次调解后无法达成一致,但此举有助于降低当事人之间的矛盾情绪,有利于法院在后续的审理过程中能够继续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再争取调解成功的可能,即便当事人最终仍无法达成调解协议,也降低了当事人涉诉信访的可能性。”郭淋说。

  经济发展,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

  经济建设,法治先行。平潭法院准确把握司法服务保障实验区开放开发的目标定位,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作用,创新审判机制,营造优质高效的法制化营商环境。

  2016年底,神州(优车)集团与杨某因履行融资租赁合同产生纠纷诉至法庭,经办法官居中调解后,杨某主动履约,案件妥善解决。

  但司法服务并未止步,事后平潭法院自贸涉台审判团队发现,神州(优车)集团业务遍布全国各地,而其合同范本中却缺乏送达法律文书的通知条款。“如果合同对方无法联系,在诉讼中只能通过公告方式送达法律文书,以张贴公告、登报等方法将应送达的诉讼文书主要内容公之于众。”陈爱心表示,这需要一定时间后法律上才视为送达,消耗大量时间。

  针对该症结,平潭法院自贸涉台审判团队向该公司发出了在合同中增加约定送达地址的司法建议。“也就是说,明确只要邮寄至指定地址即视为送达,并可在其未到庭的情况下进行缺席审判。”陈爱心说。

  神州(优车)集团采纳了建议,对全国范围内的合同范本进行修缮,为每个案件节省了至少5个月时间。“贵院关于在业务合同中增加送达地址约定的建议,将对我司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方面有积极意义,感谢贵院的宝贵建议。”案件结束后,神州(优车)集团向平潭法院送来了一份感谢信。

  今年1月,该集团法律团队特地来到平潭,与平潭法院自贸涉台审判团队交流,后者就合同范本中违约金约定过高、执行团队异地执行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如今,神州(优车)集团几乎将所有的案件送至平潭法院自贸涉台审判团队受理,截止10月12日,完成立案589件。

  这是平潭法院主动服务总部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院通过建立涉总部经济纠纷审判绿色通道、开展法律宣传、走访企业、等方式,帮助企业提高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能力,至今共受理涉总部经济的民商事纠纷433件,涉及标的额达1.3亿元。

  为更好满足自贸区建设对审判的需求,平潭法院创新企业送达信息共享机制,打破信息壁垒,提高法院送达效率,加强企业的事中事后监管,还研究出台《关于防范与惩戒非诚信诉讼行为的实施意见(试行)》,依法界定非诚信诉讼行为,提出防范措施明确法律责任,促进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

  “目前,平潭涉自贸区案件呈现的特点较为明显,主要是融资租赁合同案件和追偿权案件,案件体量大,且诉讼标的金额总体较大。”陈爱心告诉记者,司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晴雨表”,从侧面反映了平潭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对外开放领域具有广泛性。(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霞 通讯员 欧丽萍)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平潭出台民宿“焕新”补贴政策 最高每栋可
  • 福州公园年内设置首批11张“躺平椅”
  • 福州公积金缴存基数调整 7月起执行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