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布衣英雄”林扬:为民请命免除虚税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涌现出了无数舍身取义、为国捐躯、报效祖国的英雄壮士。
在平潭民间,有着这样一位布衣英雄,他为民请命免除虚税,遭受牢狱之灾十八年,历经三位皇帝,最终朝廷下诏免除了闽、浙、粤三省之沿海移民虚税,他就是今平潭流水镇山门前村人——林扬。
“布衣英雄”林扬造像
明朝初年,倭寇常常侵犯福建沿海,而平潭更是饱受倭寇侵扰之患,为了躲避倭寇,朝廷采取“徙其民于内地”的办法,让全岛居民焚屋拆墓、放弃农田、内迁大陆。
百姓迁移到内地后,产业荒废,但朝廷又规定“田废赋存”,虽然百姓的田地没了,但是原来的田税杂徭仍然按照旧额征收,这使得急需重新整顿生活的百姓苦不堪言。
平潭海防博物馆
深知百姓的艰苦境遇,林杨愤慨不已,冒着生命危险,写了1200多字的《奏蠲虚税疏》,进京为民请命。几经周折,终于把奏疏递进朝廷,却没能够见上皇帝一面,还被一些大臣以“抗税”的莫须有罪名投进了监狱。
林杨一入狱就是18年,历经了明太祖、惠祖、成祖三位皇帝,最终于1406年出狱回到老家。宣德元年(1426年),也就是在林杨去世后的7年,宣宗皇帝朱瞻基终于下诏免除闽、浙、粤三省沿海移民的虚税。
至此,林杨上疏为民请命,终于取得了成效,为广大内迁移民减去了不少负担。
“在林扬身上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刚强的品性、韧性、精神和忠贞的气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林扬冒死犯柬、为民上书;二是体现了他的民本、人本的思想,一切为民思考、为民来谋划;三是在林扬身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区社会事业局文体处顾问赖民说,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林扬精神的核心。
正是林扬刚强韧性的品质和他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初心,支撑着他在狱中度过了18年光阴。
千百年后,我们看到,林扬身上的宝贵品质,依然生生不息,渗透在中华民族的骨子里、精神里,激励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开拓进取,为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华丽诗篇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