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继秋发表署名文章:贯彻新发展理念 培育新兴产业区

平潭时报   2018-10-26 15:35

  加快建设新兴产业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平潭擘画“一岛两窗三区”战略定位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省委于伟国书记最近对平潭的发展指出,关键在人,关键在产业。面对平潭产业基础薄弱、配套不足、人才短缺的实际,如何贯彻新理念,加快新兴产业区建设,区党工委、管委会进行了有益探索。综合实验区成立之初,按照总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海洋产业、旅游业,2017年初,区党工委、管委会经过深入调研决定优先发展旅游文化康体、金融、航运物流、建筑、风能产业和重点培育会展、电子信息产业,并出台了“5+2”产业扶持政策取得一定成效。2018年2月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平潭开放开发的意见》要求聚焦重点产业,优先发展旅游文化康体、物流贸易、总部经济,使产业发展方向更加明确,产业发展重点更加突出。

  一、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康体产业

  一是保护旅游资源。平潭自然生态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1月上岛考察时指出:要把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软环境搞好。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平潭的“真宝贝”,不能毁了真宝贝,引来一些损坏环境的“假宝贝”。按照总书记的指示,近年来,区党工委管委会结合平潭实际,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切实保护好平潭旅游资源。划定了生态控制、海岸控制和传统石头厝保护“三条红线”,强化了沙滩、石厝等资源保护,出台了《滨海沙滩保护管理办法(试行)》,编制了《平潭综合实验区石头厝保护专项规划》《平潭综合实验区古民居分类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全面推进水污染、岸线污染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全区空气优良率达98.6%,空气质量全省最优。实施风景名胜区生态修复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蓝色海湾整治工程,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海岛环境。

  二是培育幸福产业。旅游、文化、体育、健康产业与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息息相关,因此也被称为幸福产业。培育发展幸福产业,既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核心内容,也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康体消费需求的重要抓手。我们围绕发展旅游文化康体产业,做深做细做实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打造海岛特色观光,南岛语族文化,两岸高端医疗养生,蜜月度假休闲,游艇海钓,水上运动等特色旅游产品。进一步加快旅游项目建设,全面推进旅游产业,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由观光主导型向观光度假、文化体验、养生等复合型转变,平潭旅游知名度和吸引力不断提升,荣获“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入围“2018年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景区”候选名单。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全区接待游客654908人,同比增长24.49%,旅游收入49043万元,同比增长88.24%。

  三是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建立咨询决策机制,通过聘请专家建立导师库等不断完善旅游文化康体产业,形成国际旅游岛建设智库。二是实行标准规范管理。对景区、餐饮、住宿开展标准化管理,依托国家旅游服务监督平台,强化旅游行业监管。三是加快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按照国际旅游岛建设方案和旅游业发展规划、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要求,围绕交通运输设施、新型旅游设施、卫生设施、旅游信息化设施、旅游设施投融资、设施用地等六个方面,加快推进一批重点旅游设施项目建设,加快补齐平潭旅游服务短板。

  二、大力发展物流贸易产业沿海近台是平潭独特的区位优势。围绕发挥这一优势,优先发展物流贸易产业,深入对接国际国内资源,不断提升平潭对外开放水平。

  一是重点发展跨境电商和海运快件。以发展跨境电商海运快件为突破口,建成两岸快件中心等基础配套服务设施,整合优化监管流程,调整完善奖补措施,推进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截至9月底,全区物流业高速增长,预计实现增加值40.78亿元,同比增长24.1%。跨境电商保税入区货值4.69亿元,同比增长360%;跨境电商出区269.5万票,同比增长633%,平潭在跨境电商产业中的作用和地位获得了普遍认可,成为当前平潭最具特色和发展潜力的产业发展名片。

  二是加快推进金井港区的正式对外开放。加快完善金井港区配套设施建设,做好金井港区国家级验收各项准备工作。以金井港区为载体,着力吸引和培育国际航线,重点发展酒类灌装等保税加工和中高端转口贸易,不断扩大出口,形成平潭经济新增长点。加快争取种苗、水果、冰鲜水产品、肉类、食用水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进境指定口岸资质,进一步做大金井港区贸易流量。围绕隔检中心项目打造野生动植物检疫处理、种苗繁殖、科普观光、展示交易产业链条。

  三是着力打造国际名品无假货购物岛。围绕扩充国际旅游岛旅游载体和要素,满足因消费水平提升而不断扩大的国际名品消费需求,切实发挥平潭作为对台物流贸易的重要支点作用,我们提出了打造“国际名品无假货购物岛”的构想,进一步丰富物流贸易产业业态,也为争取离岛免税政策创造条件。

  四是培育建设国际贸易平台。深度对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发挥平潭在国际贸易中的平台作用,重点打造国际采购中心,集货中心和交易平台,实现资金流、信息流、人流、物流在平潭的汇聚。

  三、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为最大程度上发挥平潭独特的政策优势,突出发展总部经济。进一步强化招商和政策支持,对总部经济企业类型进行了细分,将原有的总部经济分类为注册型总部经济、实体型总部经济、平台型总部经济三种类型,分类施策,培育总部经济做大做强,形成特色。

  一是规范发展注册型总部经济。继续吸引注册型总部经济企业落地,对总部经济企业特别是金融、类金融型总部经济企业规范管理,严控风险,防止虚开增值税票,影响经济安全。

  二是着力导向实体型总部经济。鼓励和吸引实体型总部经济企业将更多的管理和研发人员常驻平潭,把平潭作为区域总部、运营中心、研发中心等,吸引更多总部型企业在平潭落地生根,成长壮大,形成产业引领和带动。

  三是重点发展平台型总部经济。发挥政策优势、强化政策导向,着力吸引平台型总部经济企业落地,重点发展平台经济,为平台型总部经济企业落地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务。

  四、加快布局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是契合平潭战略定位、资源禀赋和现实需要的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也是平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围绕发展新兴产业,我们开展了系列探索和尝试。

  一是以集成电路为着力点,重点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突出围绕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测试、封装等产业链条,加大技术、基金、信贷、财税、人才补助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整合盘活区内现有资源,吸引相关企业落地,扶持区内企业做大做强。

  二是以对台合作为立足点,重点发展文化艺术产业。切实发挥岚台两地在政策和产业方面的优势,重点围绕影视、动漫、电竞、观光旅游等文创产业,拓展文化艺术领域交流合作,把平潭打造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平台和典范。

  三是以无人驾驶为切入点,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正式发布《平潭综合实验区无人驾驶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试行)》,以福建无人驾驶汽车测试基地为载体,强化与国内外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和机构的深度合作,推进无人驾驶汽车全岛测试、综合应用,测试领域逐步拓展至陆海空无人驾驶设备,形成产业集聚和产业特色。

  四是以海上风电为突破口,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修编海上风电资源利用规划,做好风电产业发展顶层设计。瞄准风机制造、测试,风场施工、运维,风电技术研究等风能产业链条,继续吸引风电相关企业、院校和研究机构落地,形成风能资源好、技术实力强、配套服务优的风能产业发展基地。

  (作者为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今天,《光明日报》整版聚焦福建推动优质文
  • 福州入选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
  • 闽侯县首邑实验学校秋季投用 可提供3780个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