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潭海上风电国际峰会举行 500余专家代表参加

平潭网   2017-11-29 09:27

  中国·平潭海上风电国际峰会今日(29日)在平潭举行!作为配套活动的中国太平洋海上风电研究分会昨日在平潭揭牌成立,分会将聚集各方资源,助力平潭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同时还将在平潭筹建院士工作站。

  中国·平潭海上风电国际峰会由中国太平洋学会、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福建分公司联合主办,吸引500余位专家和业界代表参加。

  峰会将围绕海上风电政策法规、海上风电规划与建设、海上风电设计与勘测、海上风电施工与装备、海上风电新技术机组应用、海上风电设备及零部件应用、海上打桩新技术应用、海上风电防腐技术等议题进行交流。

中国太平洋学会

海上风电研究分会成立

  昨日下午,作为中国·平潭海上风电国际峰会的配套活动之一,中国太平洋学会海上风电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平潭召开。

  中国太平洋学会海上风电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会上,中国太平洋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盖广生,宣读关于同意成立中国太平洋学会海上风电研究分会的批复。他表示,分会成立后,应主动在活动领域内开展分会的各项工作,为推动海上风电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太平洋学会海上风电研究分会授牌仪式

  “风能产业是当前平潭最具活力,最具前景,产业链条最为成熟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在这个时间节点,设立海上风电研究分会,可以说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赖继秋表示,分会的成立,将为平潭进一步加快发展风能产业,壮大产业链条发挥重要作用。

平潭是全国最好的风场之一

分会将为海洋经济发展做贡献

  “平潭是全国最好的风场之一,选择在平潭建立海上风电研究分会意义重大。而分会的成立,也将是促进平潭海上风电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中国太平洋学会分海上风电研究分会长、福建通尼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尼斯”)董事长张远林介绍。

  他表示,海上风电研究分会将依托通尼斯十年海上风电技术的研发基础、研发能力、研发成果,为国家海洋局当前重点发展海上装备、海洋经济做出贡献。

  “主要致力于重大海洋装备-海上风电机组、海上风电浮体桩、海上风电与海洋关系等研究,发展海洋经济。”张远林说,分会旨在搭建海上风能资源开发的公共服务平台,借助中国太平洋学会这广阔平台,提高海上风电研发水平,推动海洋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筹建院士工作站

为海上风电提供技术支撑

  据张远林介绍,平潭还将成立通尼斯院士工作站,研究海洋重型设备、海上风电,发展海洋经济。该工作站由蹇锡高院士发起,集聚侯保平院士、顾心怿院士、岑可法院士及沿海一线的海上风电产业专家等,旨在为海上风电的研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及人力保障。

  “引进院士及其创新团队的技术成果,与通尼斯共同开展转化和产业化,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与院士及其创新团队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联合培养创新人才。”张远林说,目前院士站进入筹备阶段。

首个订单总值达60亿元

  昨日,作为中国·平潭海上风电国际峰会配套活动之一的“ TONEX 12MW 海上风电浮体桩开发合作签约仪式”在平潭举行。

  “风能资源如何利用,是平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平潭建立风场的土地海域资源珍贵,而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发展风能产业,离不开风电技术。”张远林说,建立 12MW 风机生产基地,有利于将风能和技术相结合,推动平潭经济发展。

  据介绍,12MW 海上风机是为未来发展深海海上风电做准备。传统近海、浅海风电需打桩破坏海床,而 12MW 海上风机则不必打桩,在海深约 60 米的地方安装浮体桩,岸上安装好风机后拖运到指定海域,使风机像船一样漂浮在海上,不占用土地、不破坏环境。

  “在本月由国家能源局、中国风能学会等组织的通尼斯‘6兆瓦V型风电机组技术方案’专家评审会上,通尼斯获得国家技术领先的评价,”张远林说,我们在全国各地加工,在平潭这里组装测试,第一台机组基本完成后的首个订单总值达 60 亿元。

中国太平洋学会简介

  中国太平洋学会经由民政部批准,成立于1984年1月,是经国家海洋局、中国社科院、全国人大常委会等有关负责人、专家和著名人士联合发起的,由致力于太平洋区域研究的专家、社会活动家和有关单位结成的社团组织,是推进我国面向太平洋地区发展战略的一支重要的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群众性学术团体。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国考” 福建连续四年优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许如梅:芳华热血映琼
  • 十三届省政协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有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