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福建 > 南平 > 南平新闻 > 正文

南平的后发之路怎么走?如何破解人才难留、资金难融问题?

2015-01-23 14:50 来源:福建日报 0

  南平市10个县市区中有7个不考核GDP,生态美、百姓富怎么兼顾?作为后发地区,人才难留、资金难融问题如何破解?近日召开的南平两会上,这些问题成为热点。

保护与发展矛盾怎么解?

  21日,南平盘点了一下去年发展,势头真不错。

  不提地方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这些“硬件”,虽说增速也不小,毕竟在全省排名靠后。“体现发展潜力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工业投资、招商引资总量及开工率这类指标,南平都很好。”南平市统计局局长林树鑫表示。

  2014年南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481.3亿元,比2013年增长22%,增幅居全省第三,其中工业投资增幅居全省第一。相较于2011年的690亿元,固投三年翻一番。全年引进总投资2000万元以上合同项目1175项、总投资2573亿元,项目开工率75.8%……

  这些增长,是在南平着力强化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实现的。

  听听南平市长林宝金在港澳特邀委员座谈会上的介绍:“南平坚决不上重化工业,不新开矿山,关掉了26家老矿;也不发展小木材加工企业,并关掉480家;否决掉100多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南平的生态环境质量稳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这几年,我市产业项目占比大幅攀升,显示全市的投资结构发生飞跃,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潜力可都蕴含其中。”难怪林树鑫脸上洋溢着自信。

  不过,10个县市区中有7个不考核GDP,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怎么解?

  南平发展,绿色转型、绿色升级的味道越来越浓。

  “亚亨响应环保政策,通过研发绿色生产技术,既赢得增长,也保护了环境。”南平市人大代表、建阳亚亨集团董事长毛建仁的话颇具代表性。

  据悉,亚亨投入8000多万元,对蓄电池生产结构进行调整和升级,淘汰了蓄电池外化成、含镉等落后的生产工艺,实现了蓄电池无镉化内化成工艺,产品质量更稳定。

绿色发展,南平今年将做什么?

  持续推进食品加工、旅游养生、机电制造、竹加工、生物医药等“千亿”“五百亿”产业行动计划,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扶持圣农集团、太阳电缆、南孚、欧浦登光学、福矛酒业等一批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实施80个总投资221亿元的重点技改项目;

  加快18个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建设,继续筛选一批示范项目,实施一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扎实推进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示范项目;

  ……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延平区委书记黄雄简历资料 当选南平市人大副主任
下一条:南平:车停高速路应急车道 司机摘橘子“摘”掉6分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