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一体化”运作机制护好绿水青山

闽北日报   2020-10-23 09:07

  行走在顺昌县各乡镇道路上,时不时都可以见到头戴白色头盔,身着荧光绿工作服,臂戴“巡查员”袖标,骑着白色摩托车的身影。他们就是顺昌县生态巡查员。

  顺昌县自2018年5月16日启动生态共治巡查监管工作以来,专业生态巡查员对县域河流、公路、森林保护、环境监管、城乡保洁五大模块进行巡查,实现了生态共治巡查监管的网格化、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

  打造“互联网+”一体化生态环境监管模式

  曹炳宁是顺昌县水南片区生态巡查员,每天都要沿着片区的河岸、道路和村庄来回巡线近80公里,发现问题后,便拿起手机在生态巡查系统APP上将详细地点和图片上传至生态巡查管理中心,中心就将问题分解给顺昌生态环境局处理。

  2018年以来,顺昌县针对生态环境治理部门单打独斗、效率低下等问题,大胆创新,积极打造“互联网+”一体化生态环境监管模式,整合全县河道、公路、森林、环保、“两违”、人居环境等6项巡查部门职能,组建专业巡查队伍,建立综合巡查监管平台,成立了县乡生态巡查管理中心,在全省率先引进社会力量,开发智能监管系统,开展生态环境、河流、公路、森林保护、万人保洁等“五位一体”的生态共治巡查监管体系,实现巡查专业化、调度智能化、处置精准化、考评常态化的“一体化”运作机制,初步形成了“生态共治、部门联治、全民群治”的生态治理新格局。

  “我们配齐配强生态巡查队伍开展全覆盖式巡查,一发现问题,即通过“智慧平台”上传照片、文字说明,由生态巡查中心对问题进行研判并转办。责任单位及时派专人对问题进行跟踪处理,并将结果反馈到生态巡查管理中心。同时同步成立生态110举报中心,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生态治理工作,受理举报投诉,主动接受群众监督。”顺昌县生态巡查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文介绍,

  顺昌生态共治巡查监管体系的建立,在生态巡查工作效率上实现‘1+1+1+1+1>6’,在人员和资金上实现‘1+1+1+1+1<6’,全县相关部门巡查人员由原来的332人压减到现在40余人,节约资金30%。截至2020年10月12日,顺昌县生态巡查管理中心共受理问题36604件、已处理36088件,处理率98.59%。

  打好小流域治理“组合拳”

  “通过手机APP,县域内各流域断面水质总磷、氨氮、COD等浓度数值一目了然,发现红色报警,立即采取行动,现场分断面手工采样排查,就可以确定污染源,让污水偷排、漏排的现象‘无所遁形’。”顺昌环境执法大队大队长姜振华介绍道。

  直面小流域水质下降的问题,2019年,顺昌县投资1557.7万元,在县域内仁寿溪、路兹溪、高阳溪等10条主要小流域入河口及乡镇交界等具有代表性的断面,建设了19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对全县主要小流域水质进行24小时全天候自动监测,所采集的数据全部进入县生态巡查管理中心生态云大数据平台。通过建立智能监测平台,强化生态巡查员日常生态巡查,县乡分级响应,进行问题处置,适时组织开展联合执法,重拳出击查处鳗鱼养殖污染、农村污水垃圾、农业面源污染等,为小流域“拔根除瘤”。

  为进一步做好生态巡查“后半篇文章”,2019年8月16日,顺昌县又成立了生态执法中心,进一步将生态环境、城市管理、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交通运输、水利、林业等7部门的部分行政执法职责和执法力量整合,建立一体运作、高效有力的生态治理模式。这标志着顺昌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2020年以来,顺昌县加大环境违法行为查处力度,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27家,已立案处罚26家,共处罚金251.5万元。今年1月至10月12日,生态巡查管理中心共受理巡查发现的河湖问题2681条,已处理2581条,处理率96.27%。

  “如今,顺昌县生态巡查机制已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并纳入‘绿色发展考核体系’。下阶段,顺昌县还将围绕‘优化生态巡查机制,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目标,在生态巡查的专业化、职业化、标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促进生态巡查的考核以及执法的智能化。”张庆文表示。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三明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亮点回眸
  • 三明市再添两条省级“最美乡村‘福’路”
  • 三明市114个项目获国债资金支持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