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打好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组合拳”

闽北日报   2020-04-21 09:15

  “从大棚修建到香菇产出,共转移村里剩余劳动力2000余人次,其中贫困户400余人次,预计首期可完成销售额60多万元,可实现村财增收20多万元。”浦城县富岭镇富官村村主任钟汝成说。

  政和县铁山镇江上村实施“党支部+合作社+科特派+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机制。“现在住上了新房子,还在农场找到了工作,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村里贫困户郑立标感慨地说,自己在临江四季农场做工,妻子在村里做保洁员,每年收入在5万元左右。

  ……

  截至目前,全市60158名、2374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脱贫,346个贫困村脱贫出列,顺昌、浦城、松溪和光泽4个扶贫开发重点县成功“摘帽”,政和县达到“摘帽”标准。

  贫困村、贫困县的脱贫巨变,源于市委、市政府一以贯之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干群同心合力作用,打造脱贫攻坚“排头兵”、锤炼脱贫攻坚“急先锋”、奏响脱贫攻坚“协作曲”。尤其是我市贯彻落实省委高质量推进基层党建的要求,创新推行“机关联乡村、党建促振兴,机关联社区、党建促治理,机关联企业、党建促发展,机关联商会、党建促回归”的“四联四促”机制,推动机关党员干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为脱贫攻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夯实基层基础

  筑牢脱贫攻坚“战斗堡垒”

  走进建阳区潭城街道考亭村,一幅“天蓝、山清、水秀、地净”的美丽乡村旅游新画卷呈现在眼前。水果采摘、绿道骑行、建盏体验、文化观光,成为吸引繁忙都市人新“亮点”。

  考亭村在党支部的引领下,一年内完成绕城高速、水美城市等项目3000亩的征地拆迁任务,发展集休闲采摘、特色农家乐、旅游服务、园林绿化、保洁等为一体的第三产业,仅种植1360亩葡萄,年产值就达1300多万元,带动每户农户年均增收4000元,走出一条“组织引领、党员带头、全村参与、共同致富”的党建富民强村之路。

  考亭村的发展变化是我市以党建促村集体增收的一个缩影。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市坚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着眼于提升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在全省率先开展村级组织“达标创星”活动,创建金星村党组织55个、红星村党组织211个、规范化村党组织1258个。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转化,通过“党建体检”,区分“不强、不和、不富、不稳”等类型,落实“六个一”措施,全面整顿转化81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今年,又新摸排95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由市领导带头挂点联系、挂钩帮扶,推进整顿转化。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改善工程,从2016年开始,已新建或修缮1152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有力解决村级阵地“无旧小”问题,村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不断增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市在选优建强县乡领导班子基础上,着力建强村级“带头人”队伍。注重从基层党群工作者、返乡创业青年、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等群体中择优培养村主干,加强轮训培训,提升履职带富能力,打造了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力军”“排头兵”。现任村党组织书记中,农村致富能手1115人,占68%。

  注重集智聚力

  锻造脱贫攻坚“生力军”

  “苏老师,你上次说七叶一枝花要授粉,没有花粉,怎么办?”“最近雨水多,而且开花初期,花粉看不到。接下来晴天花粉就会较多,到时抓紧授粉。”

  这是省科技特派员、省农科院资源所科技人员苏海兰通过“慧农信”网络平台,在线解答光泽县寨里镇大青村下坪溪贫困户肖天保的提问。

  科技特派员制度发端于福建、发源于南平。21年来,南平市持续深化创新科技特派员制度,先后下派10批12601人次科技特派员,实现1635个行政村科技服务全覆盖,并延伸到企业、重点项目、绿色产业等领域。

  实践中,南平不断深化科技特派员的选派模式,高端“引”、机关“派”、基层“培”、社会“聘”并举,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突出发挥科技特派员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创业引领作用。通过鼓励科研人员通过技术入股、知识产权入股、领办创办企业等方式,与服务对象结成利益共同体,发展家庭农场2500户、专业合作社3452家、龙头企业85家,其中1732 名科特派参与建立利益共同体,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5万项,实施科技开发项目1.3万项。

  为增强基层脱贫攻坚核心力量,我市着眼加强村级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和吸引优秀大学生返乡创业,从2018年起在全市开展基层党群工作者选拔工作。两年来,共选拔1700多人充实到村(社区、重点非公企业)工作,90.8%为南平籍生源,实现行政村全覆盖。这其中已有30人进入村“两委”班子,6人担任村主干,大专及以上学历村干部人数比增48%,村级后备干部增加60%,打造一支相对稳定的“一懂两爱”“三农”工作队。

  基层党群工作者在乡村一线,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广泛认可。政和县澄源乡9名基层党群工作者成立古韵澄味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土特产,帮助9个贫困村50户贫困户销售农产品10余万元。松溪县下塅农旅文创园创建党群工作者服务站,打造“线上+线下”助农助企平台,疫情期间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4万多元、企业销售产品2万多元。

  建设“生态银行”

  拓宽脱贫攻坚“新路子”

  浦城莲塘镇山桥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流转2600亩耕地,引入实施现代农业项目,打造种养、观光、体验、研学为一体的“十里莲塘”田园综合体。村集体每年通过土地流转增收20万元,村民通过租金收益、劳务输出、入股分红等,人均年增收1.8万元,实现农户开心、企业放心、村财增收。

  这一切变化,都源于南平在全国首创的“生态银行”建设。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基础,“生态银行”唤醒了乡村沉睡的资源。以村党组织牵头,通过租赁、托管、股权合作、特许经营等形式,将相关自然资源经营(使用)权流转至“生态银行”运营机构,实现农村地区山水林田湖水草茶等碎片化自然资源的集中化储备和规模化整合,转换成集中连片优质高效的资源资产包,导入优质高效产业项目,以股金分红、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反哺农民增收,把农户和企业联在一起。实现了农户开心、企业放心、村财增收,有力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

  同时,我市还创新推进“武夷品牌”建设,把全市特色农产品纳入“武夷品牌”,以品牌传播撬动产业发展,既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和销量,又促进贫困户增收致富,直接受益的农户达到28万户,其中贫困户就有1.05万户。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若干举措》,梳理细化20条帮扶政策措施,争取463个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结合推进“七大产业”“三大创新”“四大经济”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千企帮千村”“民企带村”活动,以“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模式,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19年底,全面消除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村。

  国务院参事专家认为,建设“生态银行”,对于回答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时代命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四联四促”

  奏响脱贫攻坚“协作曲”

  “现在的东山,真是一天一个样。” 政和县星溪乡东山村村民李华枝感叹道。李华枝在上海经商多年,每次回村,都有新的惊喜,“如今,玻璃鹊桥建好了,村里也有了2家农家乐、6家民宿,村庄变美了,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东山村曾是零村财的软弱涣散村。市委办机关党委第四支部结对共建后,和东山村党支部一起逐步完善了“抓党建引领、抓乡风文明、 抓民生改善、抓特色产业”的工作思路,并将重点放在乡村旅游上。

  得益于南平市创新开展的“机关联乡村、党建促振兴”机制,采取“党群机关联弱村、政法部门联乱村、经济部门联穷村、涉农部门联产业村”的办法,全市共筛选1695个有较强战斗力、执行力的机关党组织,与1635个村党支部“一对一”结对共建,推动机关党员干部常态化深入共建村联谋绿色发展、联抓环境整治、联创活力支部,形成机关党员干部“点对点”精准服务脱贫攻坚长效机制,共建范围从精准脱贫拓展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使“五个振兴”样样不落。

  截至目前,已导入培育产业项目486个,帮助解决群众反映困难问题2952个。特别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中,机制的作用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和彰显,2675个党组织5.2万名机关党员下沉乡村、社区一线,指导督促村、社区、企业规范落实防控要求,完成排查68万多户、200余万人,发放宣传资料76万份,劝导取消各类聚会活动2.8万场次,汇聚起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严密防线和强大合力。

  在总结提升机关联乡村机制基础上,我市延伸拓展到社区、企业、商会,创新建立机关联乡村、联社区、联企业、联商会“四联”机制,推动机关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把服务着力点向村、社区、企业、商会等基层一线延伸,把机关党员干部下沉到基层一线,把党的领导前移到基层一线。“这是南平机制的深化拓展,是我市主题教育的重要成果之一,自推行以来,在高质量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社区治理、企业创新发展、经济回归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打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我市始终牢固树立“抓好党建促扶贫、检验党建看脱贫”意识,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层层压紧压实责任,确保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三明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亮点回眸
  • 三明市再添两条省级“最美乡村‘福’路”
  • 三明市114个项目获国债资金支持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