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改良技术管好果园可解枣农烦恼

福建日报   2019-02-14 08:52

  ­赶在春节前,东山县杏陈镇前何村的何回生和妻子,在他们7亩的青枣果园再采收了0.75万公斤成果,这一季的青枣给他们带来了12万元左右的收入。“我们2013年将原有的品种‘高朗一号’更换为脆蜜枣。”何回生说。2003年起,小两口开始打理着这片小小果园。

  ­据县农林水利局农业技术推广站调查情况数据显示,自1999年,杏陈镇埕英村郑福生第一个引种台湾青枣,目前,全县青枣种植面积约有3500~4000亩,亩产量达2000~3500千克,亩产值可达上万元。其品种多为脆蜜枣,约占总量的80%,还有少部分的高朗1号和苹果枣。

  ­“东山岛地处福建最南端,光热条件十分充足,有利于糖分积累。”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李辉耀介绍说,原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高海筹拿东山青枣作糖分检测后发现,当地所产的青枣甜度相对较高。在市场上,东山脆蜜枣口感清脆,果肉多汁,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一直以来颇有人气。

  ­青枣具有投入少、收益稳定的优点,吸引了当地不少果农加入种植“大潮”,但近年来,他们也有了烦恼。

  ­“从全县范围来看,青枣种植呈现零散、规模小、自发性突出的特点,不少果农专业化管理水平较低,对青枣品种未适时加以择优劣汰,导致果实品质不尽如人意。”李辉耀解释说,加之,目前青枣的市场销售渠道单一,完全依赖于收购商,一旦遭遇市场上的突发状况,果农的“抵抗力”较弱。

  ­在种植技术改良和果园管理方面,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和果农们一起进行了摸索。“早期,青枣都于每年12月下旬上市,采摘期至次年2月。因产期较为集中,各地青枣大量涌入市场,压缩了果农的盈利空间。”李辉耀说,为延长采收期,他们开始尝试采用补充光照催花的处理方式。6月中上旬,果农们会在树冠上方约1米处挂20~30W的白炽灯,每666.7平方米设置10~12盏,时间为40~50天,直到肉眼能看见有花蕾时为止。

  ­另一方面,土壤的改良对提高青枣品质和产量至关重要。经县农林水利局检测,该县大部分青枣果园土壤多呈偏酸性,pH值平均约在5~6之间。在李辉耀的指导下,果农们通过使用土壤调理剂或石灰,中和土壤酸性。与此同时,再结合冬季清园时进行深翻、晒白,并增施有机肥料进行土壤改良,可提高土壤综合肥力,进而改善土壤结构。

  ­在李辉耀看来,除了科技特派员定期到种植园现场为农户进行技术咨询和培训服务,不断分享种植大户的经验给其他果农,以指导全县农业生产外,还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集约化、专业化经营,以形成规模效益。与此同时,积极宣传推广新技术,加强产品展销对接,进一步拓宽青枣的销售渠道。

  如何突破东山青枣的发展瓶颈?不少人也开始尝试另一条道路。

  ­在康美镇美山村,台湾人杨石磊有了一个新念头。“引进台湾青枣等多种优质水果,发展休闲采摘观光农业,将农业和滨海旅游业结合起来。”去年5月,他发动了本村39位乡贤,组成了美山梦之队,致力于探索家乡的振兴事业。美山村的青枣品质居于全县首位,在他的规划中,他将开发利用村里一块600亩的“荒地”,邀请农业技术专家,打造成一片高品质的天然百果园,并添加乡间童趣等人文元素,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为家乡水果点赞。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三明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亮点回眸
  • 三明市再添两条省级“最美乡村‘福’路”
  • 三明市114个项目获国债资金支持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