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南平着力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治理工作成效良好
“老周,廉租住房租赁补助卡拿到没?补助款收到了吗?”
“拿到了,拿到了,补助卡还是房改办工作人员给我送来的。”
2019年元旦刚过,政和县纪委派驻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纪检组组长范伟民一上班就惦记着给廉租住房租赁补助对象打了电话。由于县房改办原负责人吴某违规滞留廉租住房租赁补助卡(折),周长衍和其他37户补助对象迟迟未领到住房租赁补助款,其中时间最长的达9年之久。2018年12月,政和县纪委查实相关问题后,给予吴某党内警告处分,并督促县房改办将滞留的补助卡(折)发放到位。
这只是南平市纪检监察机关护航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2018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继续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取得良好成效。
精准对焦,开展一线监督
“有你们监督着,我这鱼苗补助款拿得很及时,去年养鱼计划没落空,今年收成不错。”离春节还不到一个月,邵武市和平镇朱源村的贫困户张祥春给自己2018年的各项收入算了一笔账,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说,今年的好收成离不开乡镇纪检干部多次入户访查,核实扶贫发展资金发放的有关情况。
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多数发生在基层,入户访查,是市纪委监委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铲除扶贫领域蠹虫的一剂“土药方”。方法虽“土”,却效果显著。
2018年,市纪委监委组织县乡纪检监察干部,围绕贫困户是否脱真贫、真脱贫,是否存在返贫情况,扶贫政策、项目、资金是否落实到位等问题,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走访。在2017年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入户访查100%覆盖的基础上,2018年又按照不低于20%的比例开展再访查和随机抽查,同时,对新增的贫困户100%入户访查,全市共发现问题线索141条,处理72人。
在对扶贫领域的一线监督中,各地巡察机构组织了11个巡察组,紧盯“主体责任落实、扶贫政策到位、项目资金落地、脱贫攻坚实效”四个方面,对照责任清单,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察。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攻坚环境,市纪委监委全面梳理了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31条具体表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四风”问题专项整治。2018年,全市共查处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72件103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5人。
此外,市纪委监委还协调市审计局,对全市5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展精准扶贫暨民生重点专项资金审计,并对发现的18条问题线索进行挂牌督办,严肃查处。各县(市、区)充分发挥村级纪检委员监督力量,打通村级监督“末梢”,“贴身”守护好群众切身利益。
靶向出击,执纪保障攻坚
“一个字,该!”
在浦城县临江镇铁炉村,村委会原主任张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的消息传开后,不少村民都为这个处分决定拍手叫好。
原来,早在2017年,铁炉村就曾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将不符合条件的村民从贫困户名单中清退,其中张某前妻的哥哥郑某就在清退名单之列。张某未按照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将其清退,致使郑某继续违规领取相关补助。村民们对此议论纷纷,镇纪委在入户访查了解情况后,对其问题进行了查处。
在贫困户评议上弄虚作假、向造福工程危房改造户索要好处费,这类优亲厚友、雁过拔毛的案例并不是个案。
2018年7月,延平区赤门乡民政办、老区扶贫办原主任郑某因贪污造福工程危房改造补助资金9.02万元,并向低保户或五保户索取、收受钱物等问题,受到开除公职处分、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履职过程中,市纪委监委定期梳理汇总基层涉及扶贫领域违规违纪问题线索,建立工作台账,指定专人实时跟踪,从中筛选出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线索,作为直查快办的重点。通过约谈督办、现场督导、发函交办、“三个一批”直查快办等方式,严督细查作风不实、敷衍塞责和对扶贫资金财物“动奶酪”、伸黑手等问题。
据统计,2018年全市针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共开展直查快办以及“回头看”6批次,追责问责77人。共查处扶贫领域违规违纪问题274件407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45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2人,涉及金额达2950.92万元,通报典型问题32批66起117人。
“此外,我们还健全了挂钩监督、专项督查、联合检查、科技监管等机制,并通过片区协作、交叉办理等方式,快查快办快结,确保查处的质量和效率。”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严肃问责,确保责任落实
“武夷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景区大队副大队长邱某作为吴屯乡后源村一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扶责任人,不服从组织安排,未到挂钩帮扶的贫困户家中走访,在组织多次找其谈话后仍拒不履行帮扶职责,官僚主义问题严重。2018年2月,邱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光泽县鸾凤乡社会事务办原主任席某未实地勘察、认真审核鸾凤乡双门村上报的造福工程申报材料,导致双门村2014年度造福工程款28.1万元被套取挪用。2018年11月,席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
通报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全市共有12个党组织,90人因落实脱贫攻坚责任不力被问责。一些市直部门因在落实扶贫项目、资金监管责任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被通报。
在层层压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上,市纪委监委对贯彻落实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到位、弄虚作假,以及扶贫工作中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问题的,实行“一案双查四问责”,既追究直接责任、领导责任,又追究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
与此同时,市纪委监委制定下发了扶贫领域涉嫌违纪问题信访举报督办工作方案,明晰工作职责,通过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的分析研判,健全完善制度,堵塞漏洞,防控风险,积极追缴并向群众归还被侵占的扶贫资金。在与各扶贫职能部门联动过程中,将原计划开展的34次专项检查整合为每年2次联合检查和1次单项检查,切实为基层“减负”。
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
数字和通报的背后,是全市各级纪检监察干部守护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力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决心。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继续担当尽责,把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引向深入,为贫困群众的脱贫之路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