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个脚印打造了改革创新、绿色惠民的顺昌样板
顺昌山多地少,人口不足24万。近年来,围绕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和创建森林城市,全县干部群众一步一个脚印,打造了改革创新、绿色惠民的顺昌样板。
昨日,笔者从林业部门获悉,五年来,顺昌县委、县政府不断探索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三者的最佳契合点。全县共完成植树造林23.5万亩。森林总蓄积量达1531.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9.76%,林地保有量237万亩。
五年来,顺昌县持续实施FSC国际森林可持续经营认证,推广保护伐区散生异龄阔叶树不炼山造林模式,开展重点区位内商品林赎买和林业碳汇交易,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PPP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县国有林场已圆满完成前5年森林认证,正在实施新一轮国际森林认证。全县实施不炼山造林面积11万亩,保留伐区阔叶树蓄积32368万立方米。从国家农发行争取3亿元贷款资金,建立国家战备木材储备基地7.1万亩,并以赎买、租赁、合作经营等方式,持续开展生态赎买,完成赎买面积1万亩。2016年12月,县国有林场申报的林业碳汇项目,成功上线交易,成交量15.5万吨,成交金额288.3万元,是我省迄今为止碳减排量最大的林业碳汇项目。
该县林业种苗基地近年来为全县林农无偿提供数千万株优良苗木,向上争取和自筹近亿元扶持资金,在植树造林、竹林优化改造、发展乡土珍稀树种种植等方面,持续对林农予以补助。建立起集“林权流转交易、森林资源评估、林权抵押担保、林业科技服务、林木收储”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共为林农办理林权抵押贷款2亿元。
目前,县国有林场与南京林大及福建农林大展开合作,成立“顺昌县宝杉林业碳汇技术服务中心”,为全县乃至闽北地区国有和集体林地,提供碳汇产品设计服务,逐步将家庭林场和农村林业专业合作社集体林地,纳入碳汇项目,让广大林农也加入到林业碳汇交易之中,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为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