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高招办负责人支招 教你科学填报高考志愿
填报志愿
这些因素要考虑
跟着这三个步骤走
在高考志愿环节,面临渠道多、信息多、选择多,考生和家长会感到茫然,缺乏方向感。其实,大多数考生填报志愿通常面临这两个重要问题:1.考生这个分数和位次适合报考哪些学校和专业?2.在适合报考的学校和专业里,如何确定目标学校和专业? 考生和家长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实际是三个步骤:①确定位次;②搜集信息;③选择志愿。
记者从市高招办了解到,昨日,《招生计划本》已经陆续发放到各个学校。市高招办相关负责人建议,首先,填报志愿前,考生应认真阅读《招生计划本》以及网站上公布的相关批次的招生计划,了解招生政策。
其次,在搜集信息方面,考生可以通过《福建招生资讯(志愿填报指南)》,查询近三年来,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每个专业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录取人数。与自己的成绩做对比,做到心中有数。考生还可以利用学信卡,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http://gk.chsi.com.cn),可以查询到自己所排的位次,近三年来录取到什么院校什么专业,缩小了考生选择院校的范围。
再次,确定好自己所要填报的院校和专业后,市高招办相关负责人还建议考生,可以登录相关院校的官方网站,查看招生章程,了解高校的录取规则等信息。
这里有个陷阱考生需要注意,一些考生会选择报本省的学校,但一些学校校名地址和实际校址并不一致。比如四川美术学院和四川外语学院在重庆,河北工业大学在天津,华东交通大学在南昌,东南大学在南京。
多种因素要考虑周全
填报志愿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要尽可能考虑周全。省教育考试院院长陈明庆建议,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是高考成绩。考试成绩是决定考生填报志愿的最主要因素,考生要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和在全省所处的分数排序位置,确定能够填报哪些批次和哪些类型的学校。
二是院校(专业)基本情况。考生可以通过《福建招生资讯》、高校网站或电话咨询,了解近几年有关高校招生的生源情况、录取有关数据,有关录取规则。
三是兴趣和能力倾向。考生一般不要填报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或自己的能力倾向不宜从事的专业,以免影响进校后的学习和未来发展。
四是家庭经济条件。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的考生,对高收费的学校和专业一定要慎重填报,避免被高收费学校或高收费专业录取后,因无力支付高额学费,而被迫放弃入学机会或中途中断学业。
五是考生身体条件。考生身体条件会直接影响考生录取,考生应事先对自己的高考体检情况有一个了解,对因身体条件学校不予录取的专业,或者自己不宜就读的专业,考生最好不要填报。
填报多所院校或专业投档机会增加
陈明庆建议,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后,考生可以填报多所院校或专业志愿,投档机会大大增加。但是,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下,仍然有风险,如果考生的院校或专业志愿排列顺序不合理,或所填的是近年录取分数线都较高的院校(专业),就可能导致考生与较好院校失之交臂,或出现不能投档的情况。
规避这个风险,就要考生掌握平行志愿填报的基本原则,即“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比如,通过“冲一冲”可能有希望的理想院校,可以放在最前面;紧接着,将往年录取成绩(位次)与自己高考成绩基本相当学校作为“稳一稳”的志愿;然后,再填报比较有把握的学校,作为“保护”;最后,填报的能够确保自己能够被录取的学校,作为“垫底”志愿。这样,所填报的院校之间就自然保持了一定的梯度,可以增加自己出档和被录取的机会。
注意事项
这些细节要注意
登录超过30分钟系统自动退出
考生上网填报志愿,注意填报时限。选择要填报的批次进入填报页面,按志愿样表上的院校代码和专业代码填到志愿栏内,千万不要填错栏、填错位。考生每次上网填报志愿都是有时限的,考生每次登录志愿填报系统后填报时间为30分钟,应在30分钟内完成志愿填报,若超过30分钟,系统将自动退出。如果考生还要填报或修改,可以在15分钟后再次登录志愿填报系统。
不在规定时间内填报视为放弃
考生要在规定的时间段上网填报志愿,不在规定时间上网填报视为放弃填报志愿。在规定时间内,考生可不受次数限制上网填报或修改,网上填报志愿截止时间均为截止日当天18∶00时,到时网上填报系统将自动关闭,也就不能再进行填报或修改。
考生要及早上网填报,建议不要集中在最后1天填报,更不要在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之前几小时集中填报志愿或修改志愿。否则,网络访问量大增,网速缓慢,影响顺利填报。同时,考生在网上填报志愿时,如遇填报高峰时间,网页打开缓慢属正常情况,请耐心等待,不要频繁刷新。
填报后还需重新登录查验
填好每一个批次的志愿后,检查志愿信息无误后,考生都要点击“提交保存”按钮,保存这个批次的志愿信息。点击后,系统会提示“志愿信息已经提交保存成功”,考生同时可以保存当前页面。只有点击了“提交保存”按钮,填报的志愿信息才会存储到志愿填报系统中;否则,志愿信息就保存不了,等于没有填报志愿。
考生把需要填报的志愿全部填报完毕后,最好再重新登录系统,检查志愿信息是否保存,检查所填各批次、院校、专业志愿是否完整准确。如果出现自己所填报信息,说明填报成功;如有差错,要及时进行修正;否则,说明考生没有提交成功,要重新填报。
位次比分数更重要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立足自己的考分在全省所有考生中的位次,这个位次对于考生填报志愿有着重要作用。判断自己是否能上某校,要看去年它的录取线对应的位次,再比较今年自己的位次,判断自己有没有戏,而不是简单用分数对比。
警惕“突然死亡法”
在填报志愿时,考生还应注意区分梯度志愿和平行志愿,并慎重选择“不服从调剂”,警惕平行志愿“不服从调剂”导致的“突然死亡法”。若在平行志愿情况下选择“不服从调剂”,一旦被投档到高校,因不服从调剂等被退档,就不能参加这个批次后续高校录取。避免被退档的方法是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最好选择“服从院校专业调剂”。
线下考生不要放弃机会
一些学校有可能出现线上生源不足情况,需要降分录取有填报志愿的考生。线下考生不要放弃机会,要认真阅读各科类各批次录取办法,积极参与征求志愿填报,有可能被录取。
艺术类考生注意招生高校专业录取规则
今年,福建省艺术类本科招生全部实行按专业志愿“一档多投”。录取规则是考生填报志愿、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招生录取前,各招生院校根据本校人才培养方向和各专业办学特点制订招生录取规则,包括各专业文化课、专业课成绩的具体要求(含使用办法、折算比例等)及同分考生的排序规则等。各招生院校录取规则经省考试院备案后,向社会公布。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务必认真阅读高校《招生章程》(可登录相关高校招生网站或咨询相关高校招生办),详细了解高校各专业录取规则,慎重选择。
艺术类专业志愿填报需注意
考生在填报艺术类本科提前批志愿时,可填报1个或多个专业类别的志愿;在填报艺术类本科A批、本科B批、高职(专科)批常规志愿和各次征求志愿时,每次只能填报同一个专业类别的志愿。(记者 孙丽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