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金融纠纷案件增多 多家银行密集起诉追债
近年来,受信贷宽松、过度融资及金融政策调整等诸多因素影响,宁德市金融借贷纠纷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其中,以银行为申请执行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更出现高发态势。22日,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审理金融借贷案件有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从发布的10个典型案例上看,我市多家银行密集起诉“追债”,大量担保公司也卷入诉讼。
金融纠纷案激增
银行密集起诉“追债”
据宁德市中院副院长方向新介绍,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是指金融机构与自然人或者法人、其他组织的借贷纠纷。近年,受国内经济形势、金融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盲目融资,陷入财务危机,部分企业主出现躲债、逃债现象,导致上述金融借贷纠纷呈现高发态势。
数据显示,2013年宁德市两级法院共受理上述案件1023件、结案1011件;2014年受理2029件、结案1887件;同时,截至2015年4月20日,市两级法院已受理此类案件974件,已近2014年受理案件数的一半,其中结案657件。方向新分析,根据立案及各银行、担保公司的相关信息,今年还将有大量的金融纠纷案件进入诉讼程序。
发布会上披露的10起典型案例中,记者看到案件涉及的银行包括建设银行宁德东侨支行和寿宁支行、福鼎恒兴村镇银行、宁德农村商业银行等。这些金融机构通常由于不能正常收回贷款而引发诉讼,案件基本都出现涉案金额大、涉及人员多等特点。
多数债务人“下落不明”
大量担保公司卷入诉讼
据方向新分析,当前我市金融借贷案件还呈现出一些“共性”。比如,多数债务人、担保人因没有履债能力“下落不明”,需公告送达;即使部分债务人到庭参加诉讼,也主动表示无力偿还债务。此外,债务人财产多分布上海、江苏等地,且部分债务人诉前已经陆续转移财产,诉讼困难重重。
同时,绝大部分案件采用联保方式,担保人是关联企业、债务公司股东以及债务公司股东的亲属,这些企业与担保人之间结成联保体,互相提供保证担保,使得资金断裂在行业间快速传导,金额集体崩盘陷入恶性循环。担保公司大量卷入诉讼,其全部财产及银行中的保证金远不足以偿还其所担保的债务,偿债能力堪忧。
金融借贷案件执行难
法院加强快结快执
上述特点也给案件审理、执行造成很大难度。方向新坦言,当前宁德市金融借贷案件审理执行主要存在送达难、司法资源严重不足、执行难等问题,尤其在执行方面,有些案件借款人加担保人就有二三十人,查询工作量巨大,一些担保公司倒闭,财产查控困难,而且不少案件没有抵押物的担保,给执行造成很大难度。
针对金融借款、民间借贷、商贸纠纷集中爆发的经济社会大环境,宁德市中级法院快速反应,开通金融借贷案件绿色通道,配齐配强审判队伍,做到“快立、快审、快结、快执”,加大对恶意逃避债务的被执行人打击力度,集中公布“老赖”名单,对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侦查。
构建社会诚信体系
贷款管理亟待加强
同时,对于近年宁德不少在江苏、上海等地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经营状况恶化的情况,由于传导效应,导致我市不少在外企业、市民也受到殃及,出现贷款难的问题。对此,方向新表示,目前,市委市政府已对此高度重视,市金防办、法院、公安及金融机构各部门都在积极采取措施降低金融风险及其影响,相信下一阶段问题将会有所改变。
此外,方向新表示,此次法院专门举行关于金融借贷案件发布会,也只希望提高社会对于金融风险的防范意识。一方面通过加强金融部门自身管理,保证信贷政策透明、稳定;另一方面需要全社会重视构建诚信体系,金融借贷双方建立诚信互动的良好关系,促进闽东经济在可控范围内可持续发展。(记者 夏岩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