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福建 > 宁德 > 宁德新闻 > 正文

宁德春节过年有什么习俗?从“祭祖”到“守岁”样样都讲究

2015-02-05 11:16 来源:宁德晚报 0

宁德过年习俗

宁德过年习俗

出行

第一次出门要选择吉利方向

  正月里第一次出门叫“出行”,这个“出行”可不能随意走,要取吉利方向。比如当年“利北”就要往北方向行走,如果“利南”,则向南方位行走。乡间出行则带上锄头到田间走走。

做白年

初二、初五做白年,吃完就走不称谢

  除了霞浦县是初三做白年。多数县(市)以正月初二、初五为白年日。做白年有请吃早宴的习俗,吃完即走不称谢。

贺寿

正月初一初三摆寿酒

  如果家里有人过寿,那么寿家一般都选择正月初一、初三寿家给寿星庆寿,亲朋好友前来贺寿。不过霞浦一带是初二贺寿。

元宵节

铁枝、高跷、舞龙……旧时元宵夜很热闹

  在宁德民众心中,过完元宵节,年才算过完了。旧时,闽东群众欢渡元宵节,从正月十三日起至十八日止,通夜张灯,“聚会欢饮,有乡社风”,或作撬马、铁枝、高跷、舞龙、打狮诸戏,杂迎神设醮以“祈福”。

  宁德、屏南妇女在元宵节还要“剪纸缀灯,每于灯夜,携供所崇圣母以祈子”。

  霞浦、屏南、柘荣县,新婚者在元宵节前三日,女家要送一对珠灯给男宅,于元宵夜悬床前。并设果酒以宴女宾,俗称“食双杯”。

  福安、寿宁等县,元宵节有以糯米、花生、白糖等搓食“汤丸”的习惯。“汤圆”与“团圆”谐音,寓“合家团圆”之意。

  寿宁城乡有迎神赛会,逐户分发“丁斋”(即米馒头)作为吉祥品,食之以祈全年平安。

  建国后,我市各县在元宵节,多举行灯会、灯展、灯谜和举办元宵舞会、文艺踩街、放焰火及体育活动等。

除夕

从“祭祖”到“守岁”,样样都讲究

  很多年轻人认为,除夕的习俗仅是吃年夜饭和分发压岁钱,其实在宁德的传统习俗里,除夕这一天,讲究的东西可多了。

  祭祖。从除夕前二天开始至除夕下午,各家陆续备办一桌丰盛的酒席恭恭敬敬地排在大厅,供请祖宗。点烛上香,由家长亲自把酒。

  照岁。除夕夜家家张灯,谓之“照年”。福鼎则“鸣金伐鼓,放纸爆”,谓之“辞年”。

  年饭。在宁德习俗里,年夜饭叫“年饭”,菜肴取吉利名称,例如“福”(豆腐)、“禄”(肉)等。酒用红酒,象征做事桩桩开门红。过年有吃年糕,取“步步登高(糕)”之意。

  做年茶。在吃年夜饭前,按长次入席,由辈份最小的媳妇泡冰糖茶水依次敬奉,还要多出一盏,称“添丁茶”。寿宁先喝桔皮糖水,再吃瓜果,谓之“尝甜”。霞浦、宁德先吃糍汤一碗,叫“行时”,取“时运亨通”之意。

  隔年饭。宁德俗语中有“岁除炊半熟米饭,备新正日食”的说法,谓之“隔年陈”。有的地方还在饭上放两粒福桔,在春节食用,取“有食有余”之意。

  压岁钱。长辈在除夕或春节时给未成年后辈赐钱,称“压胜钱”,取“压胜除邪”之意。

  迎年。即在新春零点时刻,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焰火,宫庙则擂鼓、鸣钟,以“接年”。

  守岁。除夕夜家人团聚于炉前,通宵不寐,叙旧话新。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宁德市区巷道归属引争议 西门路4户居民停水60多天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