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侦破百万新华发行系统窝串案 1处级6科级干部被查
在一次偶然的外地调查取证过程中,霞浦县检察院反贪局办案干警获得新华发行系统窝串案线索。
在查案过程中,关键证人夏某“人间蒸发”,致使整个案件的查办摸排工作受阻,但干警长期追踪蹲点守候化装侦查,经过前后两年多时间的努力,一举侦破了霞浦县新华发行系统窝串案,并向邻近兄弟县院移送新华发行系统的系列窝串案线索7条,促成了宁德市检察机关查办该市新华发行系统窝串案,共计10件11人,包括处级干部1人,科级干部6 人,涉案金额120多万元。
敏锐捕捉线索 关键证人“人间蒸发”摸排受阻
2012年6月份,霞浦县检察院反贪局办案干警在到福州、泉州等地调查取证过程中,收集到代理商福州市开诚图书发行公司(下称开诚公司)在推销《课课通》中小学系列教辅材料过程中存在向福建省新华发行集团在各区域分公司工作人员行贿的信息。霞浦县检察院侦查干警认为,行贿人也极有可能向宁德市和霞浦县新华发行系统有关工作人员行贿。于是,宁德市检察院决定由霞浦县院率先摸排,一旦侦破,便在全市各县铺开,实行“系统抓、抓系统”,进一步挖掘案中案。
经侦查,嫌疑人张某代理了开诚公司福州等地区销售业务,他将宁德片区的销售业务安排给了夏某。夏某作为开诚公司向宁德市新华发行系统行贿的主要经手人,是整个案件“关键证人”。但是张某到案后始终未供述夏某向宁德新华发行系统行贿的情况,而该案发生后,2012年8月,证人夏某“人间蒸发”,摸排工作受阻。
追踪证人收集证据 对犯罪嫌疑人造成心理压力
为了查找夏某的下落,霞浦县检察院反贪局干警全面收集夏某的信息资料,并筛选出三条最有价值的线索信息:一是夏某2006年迁往福州;二是夏某在福州市某区的某小区有一套房子;三是夏某的家庭成员情况。
这三条线索信息使得原先陷入僵局的摸排工作出现转机。
办案组决定,由干警化装成普通居民,采用蹲点守候的监控方式,对夏某登记的位于福州市某小区房子进行严密监视。
与此同时,侦查人员从福州市某区检察院相关证据材料中找到了张某、夏某完整的行贿证据链条,至此,只要找到夏某进行印证,该案就可成案。而此时的夏某却是东躲西藏,害怕被抓获。
办案人员做好了与夏某打持久战的准备,并对夏某的家人和亲朋好友等人进行调查了解,对可能知道夏某下落的知情人进行分析,最后了解到夏某与其二姐一家人关系十分亲密。办案人员从夏某家人和朋友的通话记录中查找夏某下落的线索,这给夏某和其家人带来了强大的心理压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