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留守儿童度别样夏日 特殊环境造就成熟性格
宁静、平淡,是山村恒久的气质。在这片不大的天地间,留守儿童们度过了简单却又不同寻常的暑假。做家务、干农活、照顾弟妹、以山水为趣……有别于城里孩子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这些“留守”的孩子在稻花香里叙说着别样童年。
漠漠水田,白鹭悠游;山风轻拂,青禾成浪。农村夏景,四时之明丽。7月30日,记者走进福鼎市管阳镇西阳村的桥头自然村,在盛夏的一派清新中,见到刚从稻田玩耍归来的留守儿童吴绮雯。
稚嫩的脸庞上满是点点汗珠,微卷的头发略显凌乱,裸露在外的皮肤黑红不一,脚上的红色拖鞋粘满泥浆,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正新奇地打量着来人。10岁的吴绮雯,在山野间成长的孩子,天真纯朴,透着自然之朝气。见记者盯着她的脏脚丫,吴绮雯抿了抿嘴,有些羞涩地说:“刚刚不小心踩到田里了。”而在一旁的奶奶接口说:“我们两老天天都要下地干农活,就任她到处跑。只叮嘱不能去溪边,其它也无心力管教。”
“我孙女5岁就没了爸爸。她妈妈又远走多年,对她不闻不问。这些年全由我们两老抚养她。”交谈中,小绮雯年已逾古稀的爷爷不时流露出凄凉、怜惜的神色。在他眼里,年纪尚小的吴绮雯已十分听话懂事。洗鞋子、洗自己的衣服,做些简单的家务、剥茶针,每天从学校走1.5公里的路回家……她从不让爷爷奶奶过分操心。
即便比一般孩子懂事,但吴绮雯仍有着孩子爱玩的天性。但对她而言,在村里的暑假生活颇显得“无聊”。冷清的小村子,仅剩未迁走的几户人家,左邻右舍没有同龄的孩子。她要找人玩,需走过一段长长的田埂,穿过一座木廊桥,再走一段曲折的小石子路,抵达溪对岸的另一个自然村。那里,有3名和她年纪相仿的孩子,是她“好不容易”找着的玩伴。除此之外,她只得在绵延的稻田中找乐趣。
“捡田螺、挖泥鳅、摘野花,夏天比较好玩。如果是冬天,可以玩冰,但是奶奶不让。”吴绮雯歪着脑袋,与记者分享她的田园之乐。而提及父母,懵懂的吴绮雯只平淡地说:“我想爸爸,但是不想妈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