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凤凰”点燃畲村夜空

飞舞的炭火好似“火凤凰”腾空而起。
22日晚,屏南县甘棠乡巴地村人潮涌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畲族火凤凰习俗”表演点亮了一方夜空,吸引八方游客慕名而来,共赴这场融合民族记忆与时代活力的文化盛宴。
夜色渐浓,篝火燃起。身着绚丽畲族服饰的村民与游客手拉手围成圆圈,踏歌起舞,欢声笑语回荡在山谷中。随后,村民将篝火里的火炭打碎成炭屑,装进铺满稻草的火笼里,再放入事前搭建好的“火凤凰”装置顶部。鸣锣声中,舞“火凤凰”者大力转动麻竹竿,挂于麻竹尾部的火笼由低起飞至高空悬停,火笼里的火焰随即被燃起。
随着火笼的旋转速度逐渐加快,火焰上下舞动,四射的火星酷似凤尾、羽翼,仿佛一只若隐若现的“火凤凰”振翅腾空。夜幕下,火星如雨、流光溢彩,瞬间点燃整个村庄的热情,引得人们阵阵惊叹。
“太震撼了!这是我第一次目睹‘火凤凰’飞天,寓意美好、场面壮观,十分难忘。”来自福州的游客林杰激动地说。不少游客表示,今后将年年赴约,亲身感受这份流淌在畲乡血脉中的非遗魅力。
据介绍,巴地村是屏南县唯一的畲族群众聚居的建制村,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舞“火凤凰”是当地传承至今的特色民俗活动。近年来,巴地村以非遗活化利用为抓手,推动文旅融合,自每周六开展“火凤凰”表演以来,已累计举办56场,接待游客约3.8万人次。今年,巴地村还投入40余万元资金升级演出场地的音响、灯光及观演座椅等基础设施,新增畲族习俗来源讲述、篝火舞等节目,让观众从看表演变为亲身体验,切实增强文化获得感与旅游满意度。(福建日报记者 周佩青 通讯员 甘叶斌 文/图)
